[实用新型]一种蛋白分析仪液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10360.3 | 申请日: | 2018-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2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 发明(设计)人: | 林学祥;陈亮;高燕;潘龙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湃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通道阀门 驱动装置 样液 注射器驱动装置 滴管 蛋白分析仪 通道阀门 缓冲液 样本针 液路 本实用新型 多通道接口 第二容器 第三容器 第一容器 电磁阀门 无缝连接 采样针 导流管 清洗套 清洗液 试剂杯 真空室 阀门 加样 污染 耗时 清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蛋白分析仪液路,包括注射器驱动装置、样本针驱动装置、真空室驱动装置、第一三通道阀门、第二三通道阀门、第三三通道阀门、第四三通道阀门、第五三通道阀门、第一二通道阀门、第二二通道阀门、清洗液、第一缓冲液、第二缓冲液、第一滴管、第二滴管、试剂杯;所述注射器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第三容器和样液容器;所述样本针驱动装置包括清洗套和采样针;以上各装置、各阀门之间均用导流管连接。该实用新型采用电磁阀门对多通道接口的控制,有效防止样液污染;能够有效防止样液污染;实现清洗加样自动无缝连接,耗时短,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蛋白分析仪液路。
背景技术
C反应蛋白(CRP)作为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蛋白,在血液中的浓度与疾病的炎性反应过程密切相关,可反映体内炎性反应的程度。CRP作为临床感染疾病的诊断和观察疗效的指标之一,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专用于检测样本中CRP的含量。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液路方案控制分析仪中液体的流向。
现有技术中,由于每个公司生产的仪器的不同,各自的液路方案也不同。由于多数产品的液路方案中的导管不能重复利用。增加了设计的复杂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蛋白分析仪液路,能够有效防止样液污染;实现清洗加样自动无缝连接,耗时短,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注射器驱动装置、样本针驱动装置、真空室驱动装置、第一三通道阀门、第二三通道阀门、第三三通道阀门、第四三通道阀门、第五三通道阀门、第一二通道阀门、第二二通道阀门、清洗液、第一缓冲液、第二缓冲液、第一滴管、第二滴管、试剂杯;所述注射器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第三容器和样液容器;所述样本针驱动装置包括清洗套和采样针;所述第三容器连接第一三通道阀门,所述第一三通道阀门连接第五三通道阀门,所述第五三通道阀门连接清洗液;所述第一容器连接第三三通道阀门,所述第三通道阀门连接有第二滴管和第二缓冲液;所述第二容器连接第二三通道阀门,所述第二三通道阀门连接第一缓冲液和第一滴管;所述样液容器连接样本针驱动装置,所述样本针驱动装置连接第四三通道阀门,所述第四三通道阀门连接第五三通道阀门,所述样本针驱动装置还连接有第二三通道阀门,第二三通道阀门连接有真空室驱动装置,所述真空室驱动装置连接有废料收集器;所述第四三通道阀门连接有试剂杯,所述试剂杯连接第一二通道阀门,所述第一二通道阀门连接真空室驱动装置;以上各装置、各阀门之间均用导流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与第一缓冲液、第二缓冲液、清洗液连接的导流管上均设置有传感器,检测导流管中是否有液体,气泡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真空室驱动装置连接有废料收集器,清洗后的废液进入到废料收集器不会污染环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阀门均为电磁阀门,通过电磁阀门控制对多通道接口的控制,有效防止样液的污染以及能实现清洗加样液自动无缝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蛋白分析仪液路,(1)本实用新型中的液路通过各电磁阀门对多通道接口的控制,有效的防止样液污染;(2)该设计的液路,实现了清洗采样针、试剂杯和自动加样液无缝衔接,耗时短、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蛋白分析仪液路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湃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湃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103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