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10280.8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3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肖凌;李红云;易正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滋市晶诚达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冯瑛琪 |
地址: | 43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水分离器 进气口 热交换器 压缩空气 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 本实用新型 制冷压缩机 出气口 分隔板 再热器 板体 盒体 连通 体内 隔板 空气干燥机 输入端连接 出气管道 干燥效果 上下两层 进气端 排水口 侧壁 底壁 顶壁 分隔 开口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压缩空气热交换器、制冷压缩机、气水分离器和再热器,所述气水分离器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一侧侧壁上设有进气口,其顶壁设有出气口,其底壁设有排水口,所述盒体内位于所述进气口的上方设置有一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盒体内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下两层,所述分隔板远离所述进气口一侧的板体上设有贯穿其板体的开口,所述压缩空气热交换器的出气管道与所述气水分离器的输入端连接并连通,所述制冷压缩机与所述压缩空气热交换器连接,所述气水分离器出气口与所述再热器的进气端连接并连通。本实用新型有效增强空气干燥机的干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
背景技术
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采用了降温结露的工作原理,主要由热交换系统、制冷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压缩空气首先进入冷却器进行气-气或气-水的热交换,除去一部分热能,然后进入冷热空气交换器,和已经从蒸发器出来被冷却到压力露点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压缩空气的温度进一步降低。之后压缩空气进入蒸发器,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压缩空气的温度降至0-8℃,空气中的水份在此温度下析出,通过气水分离器分离后,经过自动排水器排出。而干燥的低温空气则进入冷热空气交换器进行热交换,温度升高后输出。
现有的干燥机中,气液分离器通常情况下压缩空气是直接通过进气管进入罐体内的,压缩空气进入罐体后仅靠重力向下沉降,向下的液体附着在内壁面上汇集在一起,最后通过排水管排出。这种气液分离器的气液分离的效果较差,并且在罐体底部聚集的水也容易被上升的压缩空气带入出气管道中,从而降低气液分离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水分离效更好的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压缩空气热交换器、制冷压缩机、气水分离器和再热器,所述气水分离器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一侧侧壁上设有进气口,其顶壁设有出气口,其底壁设有排水口,所述盒体内位于所述进气口的上方设置有一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盒体内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下两层,所述分隔板远离所述进气口一侧的板体上设有贯穿其板体的开口;
所述压缩空气热交换器的出气管道与所述气水分离器的输入端连接并连通;
所述制冷压缩机与所述压缩空气热交换器连接,所述气水分离器出气口与所述再热器的进气端连接并连通。
进一步,所述盒体内部位于所述进气口气流前进方向的侧壁上设有挡风板。
进一步,所述分隔板斜向向下设置在所述盒体内。
进一步,所述分隔板的下方设有扰流装置,所述扰流装置为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分隔板的下端,并位于所述挡风板的上方,所述风扇向背离所述进气口的一侧吹风。
进一步,所述分隔板的下端竖直设置有多根细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气水分离器中设置分隔板和扰流装置,使得气体与液体冷凝区分离,有效的避免了气体从气水分离器中导出时带出液体的情况,使得气体干燥的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中气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滋市晶诚达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松滋市晶诚达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102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石油树脂生产的尾气回收系统
- 下一篇:加氢装置烟气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