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物野外采集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10128.X | 申请日: | 2018-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0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肖群英;冯图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B1/20 | 分类号: | A01B1/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欧 |
| 地址: | 5517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野外 采集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野外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野外采集工具,包括长柄,长柄上部开设有刻度尺,长柄上部端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卡设有剪刀,长柄通过外螺纹螺接有固定套,长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铰接块,铰接块上安装有第二铰接轴,剪刀包括主柄和副柄,主柄和副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铰接块铰接有铲子和锄头,铲子的宽度尺寸小于锄头的宽度尺寸,铲子于铰接块两侧一体成型有第一支耳,锄头于第一支耳外侧一体成型有第二支耳,铰接块通过第二铰接轴与第一支耳和第二支耳铰接,第一支耳和第二支耳均包括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和第三接触面。其目的是:解决现有在野外作业时,需要携带大量工具,导致携带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野外采集工具。
背景技术
我国地域广阔,地处亚热带和温带,地形复杂,气候多变,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资源丰富。丰富的野生资源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大量的科研素材。研究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野生植物资源,使其更好的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
在野外植物采集过程中,需要用到铲子、锄头、剪刀和测量工具,现有的这些工具均为独立设计,导致在野外作业时,需要携带大量工具,携带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植物野外采集工具,用来解决现有在野外作业时,需要携带大量工具,导致携带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植物野外采集工具,包括长柄,所述长柄上部开设有刻度尺,所述长柄上部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卡设有剪刀,所述长柄下部外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长柄通过外螺纹螺接有固定套,所述长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上安装有第二铰接轴,所述剪刀包括主柄和副柄,所述主柄和副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所述主柄和副柄靠近第一铰接轴一端均一体成型有刀片,所述主柄远离刀片一端一体成型有端块,所述长柄上开设有与端块相匹配的第一缺口,所述端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靠近刀片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主柄和副柄之间安装有弹片,所述弹片一端呈与通孔相匹配的环形、另一端顶靠在副柄内侧面,所述铰接块铰接有铲子和锄头,所述铲子的宽度尺寸小于锄头的宽度尺寸,所述铲子于铰接块两侧一体成型有第一支耳,所述锄头于第一支耳外侧一体成型有第二支耳,所述铰接块通过第二铰接轴与第一支耳和第二支耳铰接,所述第一支耳和第二支耳均包括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和第三接触面。
进一步限定,所述铰接块上套设有固定环。这样的结构设计,固定套通过固定环与第一支耳和第二支耳接触,可避免固定套在第一支耳和第二支耳上转动,导致固定套被第一支耳和第二支耳割伤。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和第三接触面上均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固定套下端面固设有与第二缺口相匹配的凸块。这样的结构设计,在把固定环顶靠在第一支耳和第二支耳上时,凸块卡设在对应的第二缺口内,通过凸块对铲子和锄头进行定位,可避免铲子和锄头偏移,实用性较强。
进一步限定,所述副柄外侧面开设有半球槽,所述长柄于半球槽对应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接有球头柱塞。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球头柱塞对剪刀进行卡设,避免剪刀在长柄使用过程中脱出。
进一步限定,所述端块侧壁突出于长柄外壁。这样的结构设计,在把剪刀从长柄的凹槽取出时,可直接对端块突出于长柄部分进行推动,取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限定,所述固定套外壁轴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凸棱。这样的结构设计,在旋转固定套时,固定套与手掌之间的摩擦力更大,旋转更加方便。
进一步限定,所述刀片内侧呈弧形。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对植物茎秆之类的圆柱状物体进行剪切时,可通过两片弧形的刀片把圆柱状物体圈住,避免出刀片剪切范围,实用性较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未经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101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