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现钨酸钠除氟的钨冶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09603.1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8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黄亮;余春荣;曾招飞;伍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钨世泰科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4/36 | 分类号: | C22B34/36;C22B3/44;C22B3/02 |
代理公司: | 赣州智府晟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8 | 代理人: | 邹圣姬 |
地址: | 341007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氟罐 除氟 钨酸钠 钨冶炼 内部固定 溶液出口 浸出罐 滤布 本实用新型 反应剂入口 钨酸钠溶液 絮凝剂入口 废物利用 活动链接 加压装置 减少设备 矿石入口 玻璃管 沉淀罐 取液管 上端面 输液管 冶炼渣 上端 阀门 收率 下端 腐蚀 金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现钨酸钠除氟的钨冶炼装置,包括浸出罐,所述浸出罐上端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矿石入口、加压装置和反应剂入口,所述第一除氟罐上端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玻璃管和冶炼渣入口,所述第一除氟罐右端固定连接有取液管,所述第二除氟罐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滤布,所述第二除氟罐右侧固定连接有絮凝剂入口,所述溶液出口内部活动链接有第三阀门,所述溶液出口下端固定连接有输液管,所述沉淀罐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滤布。该实现钨酸钠除氟的钨冶炼装置除氟,起到废物利用的效果,也能除去钨酸钠溶液P、As、Si等杂质,且能提高金属直收率,同时减少设备的腐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法冶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现钨酸钠除氟的钨冶炼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钨矿的开发利用以黑钨矿为主,白钨矿次之。白钨矿储量虽然多,但富矿少,品位较低,难选矿石较多,所以开采量仅占钨矿产量的10%左右。黑钨矿储量虽然比白钨矿少,但富矿比较多,而且容易开采和筛选,所以开采总量占钨矿产量的90%以上,我国钨冶炼普遍采用碱法工艺。
但是现有的钨冶炼装置,在白钨精矿的碱分解过程中,少量莹石(CaF2)与Na2CO3反应生成NaF进入钨酸钠料液中,不进行除杂,F-随着流程走动,不仅会腐蚀设备,而且产品中杂质元素也不能达标,且浸出后产生的废渣直接丢弃,不仅降低了钨的转换率,且对资源产生了极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钨酸钠除氟的钨冶炼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钨冶炼装置,在白钨精矿的碱分解过程中,少量莹石(CaF2)与Na2CO3反应生成NaF进入钨酸钠料液中,不进行除杂,F-随着流程走动,不仅会腐蚀设备,而且产品中杂质元素也不能达标,且浸出后产生的废渣直接丢弃,不仅降低了钨的转换率,且对资源产生了极大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现钨酸钠除氟的钨冶炼装置,包括浸出罐,所述浸出罐上端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矿石入口、加压装置和反应剂入口,所述浸出罐内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浸出罐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隔层,所述浸出罐外端固定连接有冶炼渣收集箱,所述浸出罐下端固定连接有防腐管,所述防腐管外侧固定连接有冷却装置,所述防腐管下端固定连接有溶液入口,所述溶液入口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除氟罐,所述第一除氟罐上端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玻璃管和冶炼渣入口,所述玻璃管下端穿过第一除氟罐上端延伸至第一除氟罐内部,所述第一除氟罐右端固定连接有取液管,所述取液管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除氟罐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连接管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除氟罐,所述第二除氟罐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滤布,所述第二除氟罐右侧固定连接有絮凝剂入口,所述第二除氟罐下端固定连接有溶液出口,所述溶液出口内部活动链接有第三阀门,所述溶液出口下端固定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下端固定连接有沉淀罐,所述沉淀罐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滤布,所述沉淀罐右侧固定连接有反应物入口,所述沉淀罐右侧固定连接有液体排出口,所述液体排出口位于反应物入口下方,所述沉淀罐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隔层为整体倾斜且内部开设小圆孔的结构,且隔层为抗腐蚀的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所述第一除氟罐与第二除氟罐的垂直中心线重叠,且第二除氟罐内部的第一滤布数量为200-425目。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布的形状与第二除氟罐内部的形状相适配,且第一滤布下端与絮凝剂入口左侧上端存在一定距离差。
优选的,所述第二滤布的形状与沉淀罐内部的形状相适配,且第二滤布下端与反应物入口左侧上端存在一定距离差。
优选的,所述第二滤布数量为425目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钨世泰科钨品有限公司,未经江钨世泰科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096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海绵钛试验的小型加热炉
- 下一篇:可变表面吸附力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