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浆囊锚杆封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07771.7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1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许高杰;丁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城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6 | 分类号: | E02D5/7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李百玲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浆囊 注浆管 封堵结构 锚杆 钢筋 上口 本实用新型 钢筋绑扎 管涌通道 紧密贴合 密闭空间 围护桩 注浆机 绑扎 穿入 封堵 下口 涌水 穿过 | ||
一种浆囊锚杆封堵结构,包括浆囊袋、钢筋和注浆管,所述钢筋穿过浆囊袋,所述浆囊袋的下口与钢筋绑扎严密,所述浆囊袋的上口穿入注浆管,且绑扎浆囊袋的上口,使注浆管与钢筋紧密贴合,进而使得浆囊袋内形成密闭空间,所述浆囊袋设置在围护桩之间管涌通道的涌水孔内,所述注浆管与注浆机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封堵效果较好的浆囊锚杆封堵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浆囊锚杆封堵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地下空间的利用成为了业内专业人员关注的重点,城市里深基坑的项目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基坑管涌的工程事故。目前一般的工程处理方法均较为传统,先在管涌位置四周堆土超过实际涌水水头标高,再采用粘土回压及液体注浆方式封闭管涌通道,解决管涌问题。但大部分管涌的发生时间都会在基坑土方开挖的中后期,届时基坑已开挖较深,需要围合堆土的黏土材料也不太容易找到,同时围合的范围和堆筑的难度也非常困难,针对一些特殊位置(围护桩间)的管涌耗费的时间和财力也非常巨大,给项目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管涌封堵技术存在封堵困难、工作效率较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封堵效果较好的浆囊锚杆封堵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浆囊锚杆封堵结构,包括浆囊袋、钢筋和注浆管,所述钢筋穿过浆囊袋,所述浆囊袋的下口与钢筋绑扎严密,所述浆囊袋的上口穿入注浆管,且绑扎浆囊袋的上口,使注浆管与钢筋紧密贴合,进而使得浆囊袋内形成密闭空间,所述钢筋的下端以及绑扎其上的浆囊袋一起设置在围护桩之间管涌通道的涌水孔内,所述注浆管与注浆机连接。
进一步,所述钢筋的直径为2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快速对规则涌水通道的管涌进行封堵,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减少工程基坑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注浆前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注浆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3,一种浆囊锚杆封堵结构,包括浆囊袋1、钢筋2和注浆管3,根据管涌洞口深度配置直径20mm钢筋,钢筋穿入浆囊袋1中,将浆囊袋1的下口与钢筋2绑扎严密。从浆囊袋1的上口穿入注浆管3,绑扎浆囊袋的上口使注浆管3与钢筋2紧密贴合,使浆囊袋1内形成密闭空间;所述注浆管3与注浆机连接。将绑扎浆囊袋端钢筋放入涌水孔内,通过注浆3注入水泥浆液,使浆囊袋1膨胀,封堵涌水路径,类似“瓶塞”效应减少涌水流量,浆囊袋1上部可承受8-9吨左右作用力,满浆不会造成浆囊袋1滑落。如还有小量流水,可在通道上口再注水泥浆,确保止水效果,达到封堵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围护桩之间管涌通道相对较为完整,通道尺寸较小,如8-20cm,围护桩周边支撑较多,大型机械、人员工作效率较差,采用老式的封堵方式较为困难;通过囊袋锚杆伸入管涌通道充浆膨胀,减少涌水流量,快速封闭涌水通道达到封堵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城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绿城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077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动态调整锚杆预应力损失的锚具
- 下一篇:一种静压桩施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