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冷热管理的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07602.3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7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胡锦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海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7/00 | 分类号: | G01K17/00;G01D21/02;H05K7/20;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玉芳;杨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模块 冷热 制冷模块 本实用新型 测试系统 测试装置 出水模块 储水腔体 管理系统 进水模块 控制箱 种液 电气连接 下线检测 储水腔 散热量 散热 加热 连通 体内 管理 试验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冷热管理的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包括制冷模块、加热模块、控制箱、进水模块、出水模块、箱体;加热模块、制冷模块均安装于箱体,箱体内设有储水腔体,储水腔体与出水模块、进水模块连通;加热模块设置于储水腔体内;控制箱与制冷模块与加热模块电气连接,基于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液冷热管理系统的下线检测问题,同时可以进行液冷热管理系统的散热或加热试验,并计算出其散热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冷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冷热管理的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功率器件的散热器设计,已经成为工业设计上越来越重要的一环。随着功率等级的提升,风冷散热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工业需求,液冷散热成为大功率散热器的主流散热方式。
液冷散热器的前期设计通常是采用热仿真软件来进行的。但是,由于仿真环境和实际使用环境常常存在较大差异,必然造成散热器特性与设计期望存在偏差,因此,设计者往往非常关注液冷散热器在现实环境下的“流量-压力损失”或者“流量-温升”等特性,这些特性需要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测试得到。
液冷热管理系统产品下线检测及散热性能的测试,目前极少有简易且低成本的专业的设备进行测试,现有技术中,大多只有单独加热功能的测试设备,很难满足具有加热和制冷功能的热管理系统产品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冷热管理的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同时具有加热功能,制冷功能及测试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热管理的测试装置,包括制冷模块、加热模块、控制箱、进水模块、出水模块、箱体;
所述加热模块、所述制冷模块均安装于所述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储水腔体,所述储水腔体与所述出水模块、所述进水模块连通;所述加热模块设置于所述储水腔体内;所述控制箱与所述制冷模块与所述加热模块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箱,包括:外壳、控制器、显示屏、电源开关按钮、温度设置按钮、时间设置按钮、启动按钮及暂停按钮;所述外壳形成容置腔;所述控制器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电源开关按钮、所述温度设置按钮、所述时间设置按钮、所述启动按钮及所述暂停按钮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且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制冷模块,包括:通风格栅、风扇、冷凝器、压缩机、膨胀阀、热交换器;
所述通风格栅安装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膨胀阀相连,所述膨胀阀与所述热交换器相连,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膨胀阀相连,所述膨胀阀与所述冷凝器相连,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压缩机相连,所述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储水腔体内,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通风格栅中间。
优选地,所述加热模块为电阻加热装置。
优选地,所述储水腔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进水模块,包括:第一水流量表、第一水压力表、第一温度表、第一水阀、进水口;
所述第一水流量表、所述第一水压力表及所述第一温度表与所述控制器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水流量表、所述第一水压力表、所述第一温度表、所述第一水阀及进水口安装在于进水管道上。
优选地,所述出水模块,包括:第二水流量表、第二水压力表、第二温度表、第二水阀、出水口;
所述第二水流量、所述第二水压力表及所述第二温度表与所述控制器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水流量、所述第二水压力表、所述第二温度表、所述第二水阀及进水口安装在于出水管道上。
优选地,所述箱体上设有液位显示管,所述液位显示管与所述储水箱体连通。
优选地,所述箱体与所述控制箱固定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海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海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076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