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壤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07161.7 | 申请日: | 2018-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0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 发明(设计)人: | 薛皓文;邵津琛;孙鹏超;唐焕甲;郜子田;董文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 地址: | 257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线轴承 土壤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固定设置 上横板 下横板 下推杆 安装架 上推杆 支撑腿 竖向 下端 多根立柱 土壤检测 上端 上推板 下推板 钻筒 省力 体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检测技术领域。目的在于一种稳定性好且节省体力的土壤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壤检测装置,包括支撑腿和设置在支撑腿上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由上横板、下横板,以及设置在上横板和下横板之间的多根立柱构成;所述上横板和下横板的中心分别固定设置有竖向的上直线轴承和下直线轴承,所述上直线轴承和下直线轴承内分别穿设有上推杆和下推杆;所述上推杆的下端和下推杆的上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上推板和下推板,所述下推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竖向的钻筒。本实用新型稳定性好,且更加的省力,便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酸碱度的检测是众多土壤检测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对了解土壤情况,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检测土壤酸碱度的仪器一般包括一个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一根沿竖向移动的连接杆,连接杆的底端设置一根钻头,钻头内设置酸碱度检测探头。在使用时,操作者按压连接杆顶端的把手,将钻头扎入土中,但这种方式由于采用竖向按压的方式,对于土质较硬的土壤而言,扎入难度较大,十分耗费操作者的体力。虽然现有技术中出现了部分采用电机推进钻头钻进的方案,但这种方案一方面由于电机重量大,导致设备重量基于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电机耗电量大,设备的持续工作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且节省体力的土壤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壤检测装置,包括支撑腿和设置在支撑腿上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由上横板、下横板,以及设置在上横板和下横板之间的多根立柱构成;
所述上横板和下横板的中心分别固定设置有竖向的上直线轴承和下直线轴承,所述上直线轴承和下直线轴承内分别穿设有上推杆和下推杆;所述上推杆的下端和下推杆的上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上推板和下推板,所述下推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竖向的钻筒,所述钻筒的内部设置有酸碱度探头,所述酸碱度探头通过导线与固定设置在下横板上的酸碱度检测仪本体连接;所述下推杆的两侧还对称设置有两根竖向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上横板和下横板固接,导向杆外套设有相适配的滑动套,所述滑动套通过连杆与下推板固接;所述上推杆的上端设置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套设在压杆上,且底部与上推杆的上端铰接;所述压杆的一端与固定设置在上横板顶部一侧的铰接座铰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设置支撑板,且支撑腿的下段呈朝外弯折的八字形。
优选的,所述压杆远离铰接座的一端设置有防滑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压杆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的一端伸入外管内并与外管构成螺纹配合。
优选的,所述钻筒底部的边沿呈锯齿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稳定性好,且更加的省力,便于使用。具体来说,在使用过程中,先将本实用新型整体移动到检测位置,用手握住压杆的端部向下按压,压杆通过连接套带动上推杆下移,上推杆下端的上推板与下推杆上端的下推板相接触;从而推动下推杆朝下移动,进而带动钻筒扎入土壤中,酸碱度探头对土壤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杠杆式的压杆设计,与传统的直接下压的方式相比,更加的省力。同时,采用两段式的上推杆和下推杆,避免了传统的一根推杆中段应力大容易变形的缺陷,配合导向杆对下推杆进行导向,具有极好的稳定性,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土壤检测装置,包括支撑腿1和设置在支撑腿1上的安装架,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在田地、种植园内的土壤上进行使用,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安放的稳定性,更好的做法是,所述支撑腿1的底部设置支撑板20,且支撑腿1的下段呈朝外弯折的八字形。本实用新型所述安装架由上横板2、下横板3,以及设置在上横板2和下横板3之间的多根立柱4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071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