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滤袋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06872.2 | 申请日: | 2018-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3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施迈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明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1 | 代理人: | 张伶俐 |
| 地址: | 4317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布袋 过滤袋 吸附层 覆膜层 膨胀圈 缝制 本实用新型 袋口内壁 过滤孔 吸尘 净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袋,包括布袋,所述布袋内设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内设有覆膜层,所述覆膜层、所述吸附层和所述布袋之间缝制连接,所述覆膜层、所述吸附层和所述布袋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布袋的袋口内壁上设有膨胀圈,所述膨胀圈与所述布袋之间缝制连接,采用此种过滤袋可以实现对净化吸尘人员周围环境和防止过滤袋被扎破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滤袋。
背景技术
袋式吸尘器是一种干式吸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而在传统的袋式吸尘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袋口与吸尘器的内壁存在间隙,从而使得灰层不能落入到过滤袋中,并且在过滤袋中没有除尘处理,最终使得吸尘人员周围灰层密布,严重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亦或吸入的灰层中混有锋利物体,容易划伤袋体,从而影响吸尘器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袋,实现对净化吸尘人员周围环境和防止过滤袋被扎破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过滤袋,包括布袋,所述布袋内设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内设有覆膜层,所述覆膜层、所述吸附层和所述布袋之间缝制连接,所述覆膜层、所述吸附层和所述布袋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布袋的袋口内壁上设有膨胀圈,所述膨胀圈与所述布袋之间缝制连接。
进一步,所述吸附层采用石墨材质。
进一步,所述覆膜层采用单密度聚氨酯材质。
进一步,所述过滤孔的直径为1mm。
进一步,所述覆膜层内壁开设有波纹条。
进一步,所述布袋采用玻璃纤维材质。
进一步,所述膨胀圈采用橡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在过滤袋的袋口设置膨胀圈可以起到使得过滤袋在膨胀圈的作用力下始终与吸尘器的内壁相互紧密接触,防止灰尘从其间隙中流出,设置石墨为吸附层起到可以吸收过滤袋内的小颗粒的灰层,从而净化环境,并且石墨作为可循环利用的材质,当使用一段时间过后,取出过滤袋晾晒,还可继续使用,设置覆膜层起到保护过滤袋防止锋利物体刮伤袋体,设置波纹条可以增大摩擦力从而起到方便过滤袋的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过滤袋的剖视图。
图中:1、布袋;2、吸附层;3、覆膜层;4、过滤孔;5、膨胀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施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袋,包括布袋1,所述布袋1内设有吸附层2,所述吸附层2内设有覆膜层3,所述覆膜层3、所述吸附层2和所述布袋1之间缝制连接,所述覆膜层3、所述吸附层2和所述布袋1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4,所述布袋1的袋口内壁上设有膨胀圈5,所述膨胀圈5与所述布袋1之间缝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施迈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施迈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068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