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05947.5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6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华;潘俊斌;贾礼凤;李中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6 | 分类号: | F16F13/06;F16F9/32;F16F9/38;B60G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焦烨鋆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振支柱 减振器防尘罩 前减振支柱 减振器 座盖 平面轴承 本实用新型 螺旋弹簧套 安装方便 车轮支架 发动机舱 隔振效果 螺旋弹簧 汽车车身 前轮罩 重量轻 总成本 伞形 下端 座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包括减振支柱座盖、减振支柱座、减振器防尘罩、平面轴承、减振器和前螺旋弹簧,所述减振支柱座盖为伞形,所述减振支柱座盖与所述减振支柱座卡接,所述平面轴承位于减振支柱座下方,所述减振器防尘罩套于所述减振器外,所述前螺旋弹簧套于所述减振器防尘罩套外,所述减振支柱座与汽车车身的发动机舱的前轮罩连接,所述减振器下端与车轮支架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易脱落,隔振效果好,重量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盘悬挂减振系统,特别是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车型(请参考图1)公开了一种前减振支柱总成,包括减振支柱座盖01、减振支柱座02、减振器防尘罩07、平面轴承04、减振器09和前螺旋弹簧08,减振支柱座盖01材料使用橡胶,与支柱座连接无卡扣,为过盈配合,在运输和使用过程容易脱落。并且现有车型前减振器防尘罩07下端与减振器09无固定,减振器防尘罩07在出现高度损失后,在减振器防尘罩07工作行程内存在露出减振器09外筒上端及活塞杆的风险,对减振器油封及活塞杆的防护作用减弱。现有车型采用侧向力前弹簧下支撑圈无弹簧垫,使用聚氨酯套管,安装不方便,隔振效果不好;弹簧上隔振垫为纯橡胶,受侧向力作用时变形量较大。现有车型减振支柱座总成材料使用铁和橡胶,重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易脱落,隔振效果好,重量轻的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包括减振支柱座盖、减振支柱座、减振器防尘罩、平面轴承、减振器和前螺旋弹簧,所述减振支柱座盖为伞形,所述减振支柱座盖与所述减振支柱座卡接,所述平面轴承位于减振支柱座下方,所述减振器防尘罩套设于所述减振器外,所述前螺旋弹簧套设于所述减振器防尘罩套外,所述前螺旋弹簧位于平面轴承和减振器中上部之间,所述减振支柱座与汽车车身的发动机舱的前轮罩连接,所述减振器下端与车轮支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所述减振支柱座盖下端设有支柱卡扣,所述减振支柱座上端设有支柱卡槽,所述减振支柱座盖与所述减振支柱座通过支柱卡扣与支柱卡槽卡接而卡接。
所述减振器中上部设有活塞杆,所述减振支柱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活塞杆可解除式固定连接,所述减振支柱座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减振器中上部。
所述减振器下端设有弹簧下座,所述前螺旋弹簧上端与平面轴承可解除式相抵,所述前螺旋弹簧下端与弹簧下座可解除式相抵。
所述前螺旋弹簧上端设有弹簧上隔振垫,所述前螺旋弹簧下端设有弹簧下隔振垫,所述前螺旋弹簧位于弹簧上隔振垫与弹簧下隔振垫之间,所述弹簧上隔振垫位于平面轴承与前螺旋弹簧之间,所述弹簧下隔振垫位于前螺旋弹簧与弹簧下座之间。
所述弹簧上隔振垫包括工作台面和沿所述工作台面中部向下延伸设置的金属骨架,所述工作台面为圆盘体,所述弹簧上隔振垫套设于所述平面轴承下部,所述工作台面上表面与平面轴承相抵,所述工作台面下表面与前螺旋弹簧相抵,所述前螺旋弹簧顶部套设于所述金属骨架外周处。
所述弹簧下座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所述弹簧下隔振垫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可解除式插接固定,所述弹簧下隔振垫上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孔的插接与所述弹簧下座可解除式插接固定。
所述减振器防尘罩为波纹管,所述减振器防尘罩上端为喇叭状,所述减振器防尘罩上端压设于弹簧上隔振垫与平面轴承之间,所述减振器防尘罩下端与减振器卡接。
所述减振器防尘罩下端收口并设有防尘罩卡槽,减振器外表面设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上设有上端盖卡扣,所述减振器防尘罩下端通过防尘罩卡槽与上端盖卡扣之间的卡接与所述减振器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059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减振支柱座总成
- 下一篇:一种减震圈及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