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极片的半自动卷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05012.7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9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罗先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源安诺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罗丹 |
地址: | 517500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蝴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座 第一丝杆 第二丝杆 螺纹孔 收集箱 半自动卷绕机 本实用新型 锂电池极片 对称设置 连接杆 限位板 内壁 导轨磨损 电池极片 顶部边缘 滑动套接 旋向相反 转动连接 转动相连 金属板 螺纹 侧壁 导轨 导辊 滚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极片的半自动卷绕机,包括收集箱,收集箱的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应的第一轴承座,两个第一轴承座上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侧壁滑动套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板,收集箱的顶部远离第一轴承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应的第二轴承座,其中一个第二轴承座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丝杆旋向相反的第二丝杆,第二丝杆与另一个第二轴承座的内壁转动相连,两个限位板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螺纹孔,两个螺纹孔分别与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螺纹相连,且两个螺纹孔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利用滚动的导辊代替金属板导轨来实现电池极片不容易与导轨磨损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极片的半自动卷绕机。
背景技术
锂电池作为一种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兴能源储备介质,锂离子电池凭借其能量密度大、输出功率高、充放电寿命长、可快速充电、绿色无污染、工作温度范围宽及自放电小等诸多优点等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高度关注,在卷绕式锂电池生产过程中,半自动卷绕机是锂电池生产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具,而现有的卷绕机导轨为实心金属板,电池极片在运动中与导轨产生摩擦,会产生正负极活性物颗粒、铜屑、铝屑等极片脱落物,上述的极片脱落物将随同极片卷入整个电芯中,造成电芯表面外观不良、自放电、短路等缺陷,给锂电池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极片容易与导轨磨损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锂电池极片的半自动卷绕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极片的半自动卷绕机,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应的第一轴承座,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座上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侧壁滑动套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板,所述收集箱的顶部远离第一轴承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应的第二轴承座,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轴承座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丝杆旋向相反的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与另一个第二轴承座的内壁转动相连,两个所述限位板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分别与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螺纹相连,且两个螺纹孔对称设置,两个所述限位板上分别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所述第一滑孔和相对应的第二滑孔的内壁共同滑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侧壁转动套接有导辊,所述导辊的高度高于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抚平机构,所述抚平机构包括两个安装框,两个所述限位板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框分别与两个安装槽的内壁固定相连,两个所述安装框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调节块,所述安装框上螺纹连接有与调节块相对应的止动螺丝,两个所述调节块的底端共同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压辊,所述第一压辊的下方设置有与第一压辊相对应的第二压辊,所述第二压辊的顶部与导辊的顶部平齐,所述第二压辊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限位板,且与限位板滑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吸气孔,所述收集箱的一侧固定连通有抽风机,所述收集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抽风机的进气端相对应的滤网。
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翻门,所述翻门的侧壁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杆远离第二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远离第一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优选的,所述导辊、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的侧壁均固定套接有橡胶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极片的半自动卷绕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锂电池极片的半自动卷绕机,通过导辊的设置,极片在多个导辊上滚动摩擦行进,与在金属板上滑动相比,大大的减少了极片与金属板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极片不容易产生脱落物,而极少数掉落的脱落物通过吸气孔被吸入收集盒内,防止污染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源安诺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源安诺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050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