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域水生态原位清淤修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04183.8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9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赖强;郑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捷途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3/90;E02F3/92;C02F3/34 |
代理公司: | 成都巾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0 | 代理人: | 邢伟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淤 喷头 纳米曝气 本实用新型 修复系统 空压机 流域水 船体 空气压缩装置 河道 水生态系统 水体溶解氧 高压气管 河床淤泥 河道水面 河道淤泥 生态功能 压缩空气 原位修复 氧反应 布设 水中 推入 连通 淤泥 河床 截流 生态 水体 河水 恢复 治理 进程 | ||
1.一种流域水生态原位清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治理区域河道水面上的清淤船体(12)、设置于所述清淤船体(12)中的空压机(10)、位于河床淤泥(1)内的清淤喷头(4)、连通所述空压机(10)和清淤喷头(4)的高压气管(7)、布设于河水(2)底部的多个纳米曝气装置(3),以及向所述纳米曝气装置(3)提供压缩空气的空气压缩装置;所述清淤喷头(4)在空压机提供的压缩空气作用下,将淤泥从河床推入河水(2)底部,使淤泥在纳米曝气装置(3)曝气的搅拌作用进行分化沉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域水生态原位清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曝气装置(3)间隔布设于河水(2)底部,并与河床淤泥(1)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域水生态原位清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曝气装置(3)之间的距离为3~1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域水生态原位清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装置为罗茨风机,所述罗茨风机设置于治理区域的河岸上,并通过空气管道分别与每一个纳米曝气装置(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域水生态原位清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船体(12)上还设置有固定支架(8),所述固定支架(8)上安装有连杆(9),所述连杆(9)上设置多个气管下放结构(13),所述多个气管下放结构(13)沿连杆(9)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高压气管(7)穿过其中一个气管下放结构与所述清淤喷头(4)连接;所述气管下放结构(13)为设置于连杆上的多个金属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域水生态原位清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喷头(4)呈锥形结构,清淤喷头包括中空锥形管(14),所述中空锥形管(14)的第一端与高压气管(7)连通,中空锥形管的第二端设置有喷嘴(15),所述喷嘴(15)上开设有多个喷流口(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流域水生态原位清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锥形管第二端的直径大于第一端的直径,且所述中空锥形管(14)中设置有防倒流阀(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域水生态原位清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喷头(4)为刚喷头,重量5~15kg,相对于水的密度比为5.5~6.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域水生态原位清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船体(12)中还设置有气动螺旋桨(11),所述气动螺旋桨(11)与空压机(1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捷途环保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捷途环保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0418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装置
- 下一篇:疏浚土转运上岸及初步固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