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可靠性的软化点自动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03408.8 | 申请日: | 2018-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8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昌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5/04 | 分类号: | G01N25/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 地址: | 20180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凸透镜 接收管 安装架 激光发射管 激光接收管 发射管 自动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高可靠性 软化点 激光束方向 圆形区域 激光束 可控的 聚焦 发射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可靠性的软化点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激光发射管、发射管安装架、激光接收管和接收管安装架;所述激光发射管安装在发射管安装架上,所述激光接收管安装在接收管安装架上,所述接收管安装架在朝向激光发射管一侧安装有凸透镜,所述凸透镜位于激光接收管接收激光束方向一侧,激光发射管发射的激光束通过凸透镜,再由激光接收管接收。本实用新型在接收管的前端增加了20mm的凸透镜,将各种发射管在到达接收管之前的各种光线的变化,在可控的区域内——凸透镜直径20mm形成的、光线可到达的圆形区域内,有效的聚焦在接收管上,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可靠性的软化点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软化点是指:沥青的软化点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5℃)或甘油(32.5℃)中,以(5±0.5)℃/min,的速率加热,至钢球下沉达到规定距离﹙25mm)时的温度,称为沥青试样的软化点,以℃表示。沥青软化点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沥青的温度稳定性。
目前,钢球下沉达到规定距离﹙25mm)的检测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采用人工肉眼目测的方法观察和记录:
试样的试验浴槽内按规定的要求加热,当试样软化、钢球下落到规定的25mm处时,肉眼观察并记录下此时的温度值,此温度值就是该试样的软化点值。
2、采用光电检测的方法自动检测和记录:
在钢球下落路径的25mm处,设置一对光电检测器,试样在试验浴槽内按规定的要求加热,当试样软化,钢球下落到规定的25mm处时,光电检测器自动检测到钢球已下落,并自动记录当时的温度值,此温度值就是该试样的软化点值。
而光电检测的自动检测和记录的方式按光源发射的性质又可分为:
1、采用可见光检测的方法——发射光源为可见光,如白炽灯光、可见光发光二极管和接收管等。
2、采用非可见光检测的方法——发射光源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和接收管等。
3、采用激光检测的方法——这是近期开始使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管的检测方法。
上述各种钢球下沉达到规定距离(25mm)的检测方法,都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
1、采用人工肉眼目测的方法观察和记录:
这是一种最原始的检测方法,需要人工观察和人工记录,由于技术的发展,在现在的软化点仪制造时已经逐渐被淘汰。
2、采用可见光检测的方法:
由于可见光的接收受到实验室内自然光及各种杂散光的影响比较大,一般已经不大采用。
3、采用非可见光(红外光)检测的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采用的是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由于是不可见光,所以,在仪器的生产中发射管和接收管光路的校准比较困难,很难校准到同一条直线上,也很难发现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一方面给装配调试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也难以保证检测的可靠性,而且也给售后服务带来了困难。
4、采用激光检测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近期才陆续开始使用的检测方法,较与前两种方法比较有较大的进步。
但是,在试验浴槽的液体加热升温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气体逸出,在试验浴槽中形成一个一个往上冒的小气泡;另外,试验浴槽内的液体加热升温的过程中,为使液体温度均匀,需要对液体进行自动搅拌,液体的流动也会影响光束的传输,对激光接收管的接收产生干扰,进而影响检测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昌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昌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034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