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注塑旋钮自动脱螺纹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02371.7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6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兴利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兴利嘉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4;B29L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螺杆 齿轮 上模 固定块 轴承 注塑 本实用新型 垂直中心线 脱螺纹模具 外壁设置 旋钮 转动 螺旋齿牙 内部固定 啮合连接 轴承顶部 轴承外壁 智能 传统的 转动力 重合 开模 内壁 下模 轴套 马达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智能注塑旋钮自动脱螺纹模具,包括上模,所述上模底部设置有下模,所述上模内部固定有大螺杆,所述大螺杆的垂直中心线与上模的垂直中心线相互重合,所述大螺杆外壁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壁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轴承相邻间设置有第三轴套,所述轴承顶部设置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固定在上模内壁上,所述轴承底部设置有第四固定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大螺杆的设置,大螺杆外壁设置有螺旋齿牙,从而在开模的时候,在大螺杆移动的过程中,第二齿轮便可进行转动,从而避免传统的采用马达进行提供动力,通过第二齿轮的设置,可以通过啮合连接带动周边的第一齿轮进行转动,为第一齿轮提供转动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螺纹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注塑旋钮自动脱螺纹模具。
背景技术
在注塑工艺完成后需要脱模,对于带螺纹的产品,需要专门对螺纹进行脱模,目前,塑胶脱螺纹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塑件或者树脂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强行脱出的方式;另一种是螺纹较深,树脂强度较高,螺纹精度要求较高的塑件,必须采取螺纹旋出的方式脱出,而在旋转脱出的方式中又分为手动脱出和自动脱出两种,手动脱螺纹生产效率低,但模具结构简单,适合小批量生产。
现有的螺纹选出脱出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自动脱螺纹模具的脱模方式,大都是分两步才能完成脱模,即分开模具后先将螺纹旋出,再顶出产品,在进行螺纹选出的时候,通常采用在外部添加马达进行提供动力,使其进行旋转,但是由于马达的转动力不能得到非常精准的调节,从而在批量生产的过程中,螺纹轴芯上的螺纹部分容易损坏,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注塑旋钮自动脱螺纹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注塑旋钮自动脱螺纹模具,包括上模,所述上模底部设置有下模,所述上模内部固定有大螺杆,所述大螺杆的垂直中心线与上模的垂直中心线相互重合,所述大螺杆外壁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壁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轴承相邻间设置有第三轴套,所述轴承顶部设置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固定在上模内壁上,所述轴承底部设置有第四固定块,所述第四固定块固定在下模内壁上,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在下模端部,所述第二齿轮通过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内部设置有小螺杆,所述小螺杆底部设置有螺纹轴芯,所述小螺杆内部设置有推块,所述小螺杆与第一齿轮相邻间设置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顶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在上模内壁上,所述第一齿轮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与螺纹轴芯相邻间设置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在下模内部底端。
优选的,所述上模内部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固定在第一固定块顶部,所述垫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垫板顶部设置有塑胶螺纹帽,所述塑胶螺纹帽侧壁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与上模的连接处连接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轴承内壁设置有铜套,所述铜套内壁设置有往复螺纹牙,所述铜套与大螺杆通过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轴套外壁开设有键槽,所述键槽内部卡合连接有平键。
优选的,所述大螺杆顶部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顶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固定在上模顶端。
优选的,所述上模顶部设置有浇注口,所述浇注口内部设置有浇流道。
优选的,所述下模顶部四个拐角处分别固定有导柱,所述上模底部四个拐角处分别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导柱与定位孔通过卡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兴利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兴利嘉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兴利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兴利嘉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023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密三色汽车内部结构件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可对气囊外壳二次脱膜的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