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泥水分离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02096.9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8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良进;滕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昆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2 | 代理人: | 夏恒霞 |
地址: | 21121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仓 过滤网 旋轴 螺旋输送机 回收装置 泥水分离 沉淀仓 桨叶 本实用新型 挡板 污水入口 出水管 螺旋机 排出口 外壁 电机 泥水混合物 电机连接 分离回收 筒状结构 分离舱 末端处 底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泥水分离回收装置,包括分离仓、沉淀仓、污水入口、螺旋机Ⅰ、螺旋输送机、过滤网、出水管和排出口,螺旋机Ⅰ包括电机、桨叶及旋轴,电机设置在分离仓的顶部,旋轴其中一端与电机连接,旋轴的另一端深入至分离仓,旋轴上包裹有桨叶,过滤网为筒状结构,过滤网包裹在旋轴深入分离仓部分的桨叶的外侧,过滤网顶端与分离仓连接,过滤网底端通过挡板与分离舱的外壁连接,出水管设置在分离仓外壁的底部并处在挡板的上侧,污水入口设置在分离仓的顶端,沉淀仓设置在分离仓底部,螺旋输送机设置在沉淀仓底部,螺旋输送机的执行末端处形成有排出口,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泥水分离回收装置,能有效的对泥水混合物进行分离回收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泥水分离回收装置,属于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泥浆,不经过处理乱排乱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且一些废弃物可以回收利用,社会发展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环保设备应运而生,来解决对废弃物泥浆分离回收,现有部分泥水分离回收装置结构复杂,不易操作,且泥水分离后容易再次混合,不利于下游回收处理。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泥水分离回收装置,能有效对泥水进行分离,并能有效使分离后的污泥及水分隔绝,有利于下游处理。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泥水分离回收装置,包括分离仓、沉淀仓、污水入口、螺旋机Ⅰ、螺旋输送机、过滤网、出水管和排出口,螺旋机Ⅰ包括电机、桨叶及旋轴,电机设置在分离仓的顶部,旋轴其中一端与电机连接,旋轴的另一端深入至分离仓,旋轴上包裹有桨叶,过滤网为筒状结构,过滤网包裹在旋轴深入至分离仓部分的桨叶的外侧,过滤网顶端与分离仓连接,过滤网底端通过挡板与分离舱的外壁连接,挡板为环形结构,出水管设置在分离仓外壁的底部并处在挡板的上侧,污水入口设置在分离仓的顶端,污水入口设置在螺旋机Ⅰ一侧,且处于过滤网包裹的范围内,沉淀仓设置在分离仓底部,螺旋输送机设置在沉淀仓底部,螺旋输送机的执行末端处形成有排出口。
优选的是,螺旋机Ⅰ的上部桨叶之间的间距小于下部桨叶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的优选,过滤网上半部为多孔结构,下半部为一体构造。
进一步的优选,沉淀仓的下部安装有控制阀,控制阀位于螺旋输送机的上方。
进一步的优选,出水管上安装有在线pH计。
进一步的优选,沉淀仓两侧安装有震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螺旋机Ⅰ的上部桨叶之间的间距小于下部桨叶之间的间距,有利于水分被甩出及污泥脱离桨叶,过滤网上半部为多孔结构,下半部为一体构造,上半部的多孔结构使得水分能有效进入到分离仓、过滤网及挡板形成的空间内,下半部的一体构造,能有效隔绝污泥进入分离仓、过滤网及挡板形成的空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分离仓,2、沉淀仓,3、污水入口,4、螺旋机Ⅰ,5、螺旋输送机,6、过滤网,7、出水管,8、排出口,9、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的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昆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昆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020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造雾设备专用的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精密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