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门窗框内侧钣金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01040.1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2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龙;陈红勋;童秀芹;马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焦烨鋆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门窗 内板 尾门 门外板 钣金组件 加强板 饰板 左端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式固定 方向延伸 整车后部 安装点 车内 黑边 后挡 减小 腔体 围设 质感 玻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尾门窗框内侧钣金组件,包括尾门外板、尾门内板、尾门窗框加强板和尾门窗框饰板,尾门外板左端和尾门内板左端固定连接,尾门窗框加强板左端固定连接于尾门内板左侧底部,尾门外板右侧和右端向车内方向延伸,尾门窗框加强板右端位于尾门外板右端和尾门内板右端之间且与分别与尾门内板右端底部和尾门外板右端上部固定连接,尾门窗框饰板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尾门外板右侧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尾门窗框内侧钣金组件增大了尾门外板和尾门内板围设形成的腔体,降低了尾门内板右侧拉延深度,降低了尾门内板开裂风险;尾门窗框饰板安装点设置在尾门外板上,减小了后挡玻璃黑边,提升了整车后部质感,同时节省了尾门内板右侧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身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尾门窗框内侧钣金组件。
背景技术
尾门窗框处钣金结构直接影响到后挡的玻璃黑边,尾门窗框处钣金结构形成的腔体对尾门的扭转有重要的影响。现有的尾门窗框内侧的钣金结构(如图1和如图2所示)包括尾门内板01、尾门外板02和尾门窗框加强板03,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由于尾门内板01单方面拉延较深,尾门窗框处的腔体无法做到较大;(二)尾门窗框饰板安装点在尾门内板01上,因尾门窗框饰板避让钣金切边,黑边必然要在钣金切边内侧,黑边较宽;(三)尾门窗框内侧焊接边不水平,焊接姿势较差,焊点质量不易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尾门窗框内侧钣金组件,其优点是增大了尾门外板和尾门内板围设形成的腔体,降低了尾门内板右侧拉延深度,降低了尾门内板开裂风险;尾门窗框饰板安装点设置在尾门外板上,减小了后挡玻璃黑边,提升了整车后部质感,同时节省了尾门内板右侧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尾门窗框内侧钣金组件,包括尾门外板、尾门内板、尾门窗框加强板和尾门窗框饰板,所述尾门外板左端和所述尾门内板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尾门窗框加强板左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尾门内板左侧底部,所述尾门外板右侧和右端向车内方向延伸,所述尾门窗框加强板右端位于所述尾门外板右端和所述尾门内板右端之间且与分别与所述尾门内板右端底部和所述尾门外板右端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尾门窗框饰板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所述尾门外板右侧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尾门窗框内侧钣金组件还可以是:
所述尾门外板右端、所述尾门内板右端和所述尾门窗框加强板右端固定连接处形成有沿水平面延伸的的焊接法兰面。
所述尾门窗框饰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尾门窗框饰板通过所述第一卡扣卡接于所述尾门外板右侧上。
所述尾门外板左端和所述尾门内板左端通过包边连接。
尾门线束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所述尾门内板右侧上。
所述尾门线束上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尾门线束通过所述第二卡扣卡接于所述尾门内板上。
所述尾门窗框加强板右端分别与所述尾门内板右端底部和所述尾门外板右端上部焊接固定。
所述尾门窗框饰板与所述尾门内板通过螺钉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010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上盖装置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翼子板前安装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