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无线充电手机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00770.X | 申请日: | 2018-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6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臧化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04 | 分类号: | H04M1/04;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杨海军 |
| 地址: | 21144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组件 壳体 主板 电机传动机构 无线充电手机 本实用新型 电动机构 右夹臂 左夹臂 支架 红外传感器 厚度减少 手机支架 同步运动 正面设置 电连接 相向 美观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可相向或背驰运动的左夹臂和右夹臂,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带动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同步运动的电动机构,所述电动机构包括主板线圈组件和与所述主板线圈组件连接的电机传动机构,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与所述主板线圈组件电连接的红外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电机传动机构可以使得传动机构的厚度减少,使得整个手机支架可以做的更薄更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码产品支架,特别是一种电动无线充电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支架已普遍存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市面上常见的手机支架类型一般分为磁吸型、重力型和弹力夹持型,其中,重力型支架主要为依靠重力作用的自动夹,原理是将夹持物的重力转化为支架夹臂的夹持力,但由于手机类电子设备多为轻巧型设备,会导致重力型支架的夹持力度偏小,在汽车面临急刹等特殊情况时,手机往往会掉落,影响行车安全;弹力夹持型支架是利用弹簧的弹力夹紧夹持物,安全可靠性高,但在使用时需要双手操作,取放手机较为麻烦;磁吸型支架则包括吸附磁盘和隔磁片,吸附磁盘利用胶水粘合在汽车的驾驶台上,而隔磁片就需要粘贴在手机的背面,但吸附磁盘只能固定安设在一辆汽车内,不能随意的装卸,缺乏灵活性,另外,移动手机的电池容量有限,而智能手机工作耗电量大,出行者通常需要借助汽车电池对智能手机进行充电,及时补充电能,以免影响使用,但目前手机采用有线连线方式充电,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而且现有的车载手机充电装置功能单一,未能满足使用要求。
电动无线充电式手机支架,但是目前电动式手机支架的传动机构是使用一个直齿轮带动齿条推动夹臂,压簧设置在夹臂底部,现有方案整机和夹臂较厚,不美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可靠性高、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动无线充电手机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可相向或背驰运动的左夹臂和右夹臂,所述壳体的背面设置有固定夹,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托,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带动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同步运动的电动机构,所述电动机构包括主板线圈组件和与所述主板线圈组件连接的电机传动机构,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与所述主板线圈组件电连接的红外传感器,所述电机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输出齿轮、第一齿条、联动齿轮以及第二齿轮,其中,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电机输出齿轮,所述第一齿条包括本体、输入齿和输出齿,所述的输入齿和输出齿设置在本体上且位于所述本体轴向的相邻两个平面上,所述输入齿与电机输出齿轮啮合,输出齿通过所述联动齿轮与第二齿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条的左侧与左夹臂连接,第二齿条的右侧与右夹臂连接;
弹性件,设置在第一齿条和壳体之间以及第二齿条和壳体之间,用于提供夹紧手机需要的夹紧力;
触摸按键,设置于壳体正面底部,触摸按键下方设置有与主板线圈组件连接的钢片,钢片与壳体之间通过双面导电胶连接。
所述弹性件为扭簧,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壳体前盖和壳体后盖,所述扭簧包括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其中,第一扭簧通过第一凸柱与壳体内壁相固定,第一扭簧的第一扭臂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第二扭臂与左夹臂固定连接;第二扭簧通过第二凸柱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第二扭簧的第一扭臂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第二扭簧的第二扭臂与右夹臂固定连接。
所述弹性件为压簧,包括第一压簧和第二压簧,其中,位于左夹臂一侧的壳体内壁上设有沿左夹臂滑动方向设置第一压簧,第一压簧的一端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左夹臂固定连接;位于右夹臂一侧的壳体内壁上沿右夹臂滑动方向设有第二压簧,第二压簧的一端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夹臂固定连接。
所述主板线圈组件内含有NTC。
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主板线圈组件电连接的充电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007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