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雾探测器的迷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99634.3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7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路锦春;路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盛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7 | 分类号: | G08B17/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37 | 代理人: | 徐李娜 |
地址: | 315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虫网 烟腔体 烟雾探测器 烟雾 迷宫结构 开口端 室内 烟腔 体内 本实用新型 光电发射管 光电接收管 一体成型的 光线照射 组装工序 光电室 精准度 中空的 反射 停留 | ||
本实用新型的烟雾探测器的迷宫结构,其结构包括防虫网件,防虫网件包括安装在光电室底部的防虫网座,防虫网座上安装有防虫网和位于防虫网内的中空的困烟腔体,困烟腔体的开口端插入光电室内,防虫网、困烟腔体和防虫网座为一体成型的结构,简化烟雾探测器的组装工序,降低成本;当外界烟雾经防虫网后会流入光电室内再流入困烟腔体,由于困烟腔体的开口端插入光电室内,使得烟雾能够在困烟腔体停留足够长的时间,这样光电发射管所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困烟腔体内的烟雾上,然后光电接收管再接收困烟腔体内经烟雾反射后的光线,进而能够精准、稳定、可靠地判断烟雾的浓度,从而能够提高烟雾探测器的迷宫结构的精准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安全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雾探测器的迷宫结构。
背景技术
烟雾探测器也被称为感烟式火灾探测器、烟感探测器、感烟探测器、烟感探头和烟感传感器,主要应用于消防系统,在安全防范系统建设中也有应用。烟雾探测器主要是通过监测烟雾的浓度来实现火灾防范的。
烟雾探测器一般包括光电室和安装在光电室底部的防虫网件,光电室内安装有光电发射管和光电接收管,外部烟雾能够通过防虫网件流入光电室内,光电发射管和光电接收管通过光纤来检测光电室内烟雾的浓度,进而判断是否发生火灾。防虫网件安装有防虫网,其能够防止蚊虫进入光电室进而对其造成干扰。现有技术中,经防虫网件流入光电室的烟雾会很快地从防虫网件流出,使得烟雾停留在光电室内的时间太短,再结合光电发射管是间歇性的发出光线,烟雾停留时间太短,将使得光电发射管和光电接收管不能精确、稳定地检测出当前环境烟雾的浓度,从而不能更准确地来防范火灾。另外,防虫网都是金属网,不仅需要安装在防虫网座上,增加组装工序,而且金属网成本较高,从而增加整个产品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少组装工序、成本低的烟雾探测器的迷宫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烟雾探测器的迷宫结构,其技术方案为:
包括包括安装在光电室底部的防虫网件,防虫网件包括安装在光电室底部的防虫网座,防虫网座上安装有防虫网和位于防虫网内的中空的困烟腔体,困烟腔体的开口端插入光电室内,防虫网、困烟腔体和防虫网座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外界烟雾经防虫网后流入光电室内后再流入困烟腔体。
其中,困烟腔体的高度高于防虫网的高度。
其中,困烟腔体的腔内壁面为锯齿状反射面。
其中,困烟腔体的腔内底面为锯齿状反射面。
其中,防虫网、困烟腔体和防虫网座为一体注塑成型。
其中,防虫网件为塑胶件。
其中,光电室设有连接柱,连接柱插入防虫网与困烟腔体之间的空隙,且与防虫网座固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烟雾探测器的迷宫结构,其结构包括安装在光电室底部的防虫网件,光电室内安装有光电发射管和光电接收管,防虫网座上安装有防虫网和位于防虫网内的中空的困烟腔体,困烟腔体的开口端插入光电室内,防虫网、困烟腔体和防虫网座为一体成型的结构,简化烟雾探测器的组装工序,降低成本;当外界烟雾经防虫网后会流入光电室内,然后再流入困烟腔体,由于困烟腔体的开口端插入光电室内,使得烟雾能够在困烟腔体停留足够长的时间,这样光电发射管所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困烟腔体内的烟雾上,然后光电接收管再接收困烟腔体内经烟雾反射后的光线,进而能够精准、稳定、可靠地判断烟雾的浓度,从而能够提高烟雾探测器的迷宫结构的精准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烟雾探测器的迷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烟雾探测器的迷宫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盛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慈溪盛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996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