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97512.0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3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宁;汤立华;袁智辉;刘斌;金文伟;余青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20 | 分类号: | H01R13/20;A47J43/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导电体 下导电体 第一级 电耦合器 插簧 插针 电气安全距离 本实用新型 电导通 绝缘 电器配件 体积增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耦合器,属于电器配件领域,解决了电耦合器为满足电气安全距离导致体积增大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至少一个插针为多级插针,多级插针包括第一级上导电体和第二级上导电体,第一级上导电体与第二级上导电体之间相互绝缘,对应的插簧为多级插簧,多级插簧包括第一级下导电体和第二级下导电体,第一级下导电体与第二级下导电体之间相互绝缘,第一级上导电体与第一级下导电体接触电导通,第二级上导电体与第二级下导电体接触电导通。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确保电耦合器满足电气安全距离的同时实现结构小型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配件,特别是一种电耦合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豆浆机中,有一种机型包括机头和杯体,以及安装在机头上的上耦合器和安装在杯体上的下耦合器,上耦合器的电极为插针结构,下耦合器的电极为插簧结构,上耦合器和下耦合器相互插接来实现机头与杯体的电气连接,为实现信号传输,上耦合器包括两个以上的弱电插针,下耦合器包括两个以上的弱电插簧,再加上火线、零线、地线,一般有5个以上插针和插簧独立分布设置。为满足强电插针和弱电插针之间的电气安全距离,就需要较大的空间来布置插针和插簧,结果会影响豆浆机的整体结构及造型美观。同时如果在扩展豆浆机功能下需要增加插针和插簧数量时会存在一定限制,因为插针和插簧越多,所需要空间越大,要求上耦合器、下耦合器的尺寸设计足够大,不利于在一些小空间产品上布局和功能拓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耦合器,确保满足电气安全距离的同时实现结构小型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耦合器,包括上耦合器和下耦合器,上耦合器包括多个插针,下耦合器包括多个插簧,插针与插簧一对一插接电耦合,至少一个插针为多级插针,多级插针包括第一级上导电体和第二级上导电体,第一级上导电体与第二级上导电体之间相互绝缘,对应的插簧为多级插簧,多级插簧包括第一级下导电体和第二级下导电体,第一级下导电体与第二级下导电体之间相互绝缘,第一级上导电体与第一级下导电体接触电导通,第二级上导电体与第二级下导电体接触电导通。
进一步的,所述上耦合器包括环状绝缘体,环状绝缘体的厚度为B1,B1=1~4mm,第一级上导电体、第二级上导电体分别位于环状绝缘体的内、外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下耦合器包括配合插槽,第一级下导电体与第二级下导电体位于配合插槽内,第一级下导电体到配合插槽底面的距离为H1,H1≥2mm,第二级下导电体到配合插槽底面的距离为H2,H2≥2mm,环状绝缘体插入配合插槽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级上导电体和第二级下导电体为弹性触点,第二级上导电体和第一级下导电体为片状,配合插槽为环形槽,第一级下导电体与第二级下导电体分别位于配合插槽内圈侧壁、外圈侧壁;或者,所述第一级上导电体和第二级下导电体为弹性触点,第二级上导电体为片状,第一级下导电体为柱状,第一级下导电体位于配合插槽中心,第二级下导电体位于配合插槽的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上耦合器包括柱状绝缘体,第一级上导电体和第二级上导电体设在柱状绝缘体的外周侧面,第一级上导电体和第二级上导电体在高度方向上错开位置设置,第一级上导电体和第二级上导电体的高度差为△H,△H=4~9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级上导电体高于第二级上导电体,第一级上导电体的外径为D1,第二级上导电体的外径为D2,D1-D2=1~4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级上导电体套在柱状绝缘体的外周,第一级上导电体套在第二级上导电体的外周,第一级上导电体与第二级上导电体之间通过绝缘体隔开,第一级上导电体的底端高于第二级上导电体的底端,下耦合器包括插孔,第一级下导电体与第二级下导电体位于插孔的孔壁上,第一级下导电体高于第二级下导电体,第一级下导电体设有多个且均布设置,第二级下导电体设有多个且均布设置,第一级下导电体和第二级下导电体在插槽的周向上错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975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