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钩转换头远程定位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97431.0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1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厚春;赵永斌;范春晖;张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辰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秦岭***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盒体 底板 充电电源 单片机 车钩 动作感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 从上至下 定位装置 盒体内腔 监控装置 通讯装置 橡胶卡扣 远程定位 安装座 转换头 竖板 电性连接 定位监控 转换装置 传统的 输出端 输入端 内腔 铁路 配合 发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钩转换头远程定位监控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橡胶卡扣安装座,盒体内腔的左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定位装置、动作感应装置和单片机,盒体内腔的右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充电电源和通讯装置,充电电源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盒体、竖板、底板、橡胶卡扣安装座、定位装置、动作感应装置、单片机、充电电源和通讯装置的配合,解决了传统的车钩转换装置不具备定位监控功能,导致铁路工作人员在使用完后,容易随手放置在不容易发现的位置,从而不方便铁路工作及时找到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车车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钩转换头远程定位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火车又称铁路列车,是指在铁路轨道上行驶的车辆,通常由多节车厢所组成,为人类的现代重要交通工具之一,火车车钩转换头是用来连接火车车厢的重要设备,传统的车钩转换装置没有设置相应的定位监控装置,这样就导致铁路工作人员在使用完之后,容易随手放置在不容易发现的位置,或者在使用过后,忘记将其从车头处取下,这样就导致容易被车头带至其他地点,当工作人员需要时,无法及时找到,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车钩转换头远程定位监控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钩转换头远程定位监控装置,具备及时定位,方便铁路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有效化管理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车钩转换装置不具备定位监控功能,导致铁路工作人员在使用完后,容易随手放置在不容易发现的位置,从而不方便铁路工作及时找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钩转换头远程定位监控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橡胶卡扣安装座,所述盒体内腔的左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定位装置、动作感应装置和单片机,所述盒体内腔的右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充电电源和通讯装置,所述充电电源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定位装置和动作感应装置的输出端均与单片机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通讯装置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讯装置的实质为物联网NB-IOT无线传输器,所述定位装置的实质为GPS/BD定位器。
优选的,所述盒体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插销。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和插销的表面均设置有防腐蚀层,所述盒体的表面设置有防水层。
优选的,所述盒体正面的右侧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所述盒体表面的右侧活动连接有保护盖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插口实质为充电接口,所述第二插口实质为检测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盒体、竖板、底板、橡胶卡扣安装座、定位装置、动作感应装置、单片机、充电电源和通讯装置的配合,解决了传统的车钩转换装置不具备定位监控功能,导致铁路工作人员在使用完后,容易随手放置在不容易发现的位置,从而不方便铁路工作及时找到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固定件和插销,方便该装置连接车厢,通过设置了防腐蚀层,大大延长了固定件和插销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该装置的使用成本,通过设置了防水层,增强了盒体的防水效果,避免雨水落入盒体内部,从而对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坏的情况,通过设置了第一插口,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装置进行供电,通过设置了第二插口,方便工作人员外接其他设备,通过设置了保护盖板,起到了保护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辰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辰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974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