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润滑式直线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95359.8 | 申请日: | 2018-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4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关景开;冯健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25/22 | 分类号: | F16H25/22;F16H57/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关达津 |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本实用新型 直线模组 自润滑式 小气孔 钢球 凹槽连接 钢球表面 管道内壁 润滑不够 润滑油量 循环通道 滚道 滑座 吸油 磨损 滚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润滑式直线模组,通过在滑座上设置有回珠管道与所述第一滚道凹槽连接形成循环通道,且回珠管道内壁上设置多个小气孔供吸附油脂;回珠管道与安装前进行吸油处理,使其内壁上的小气孔吸附油脂,钢球在回珠管道内滚动时,油脂即吸附到钢球表面,从而起到润滑钢球的作用,减少磨损,同时润滑油量适当合理,避免过少润滑不够,过多浪费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座往复运动装置,特别是一种自润滑式直线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直线模组是把导轨,滑座,丝杆,铝合金部件等进行组合后形成的一种可实现直线往复运动及定位的自动化升级单元。由于使用工况的需求,对直线模组的润滑要求也比较严格,润滑油过多会造成浪费甚至会影响直线模组的运行效率,润滑油过小会影响直线模组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润滑适当的自润滑式直线模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润滑式直线模组,包括滑座、底座、及丝杆,所述滑座配合套装在丝杆上,由丝杆驱动移动,且所述底座上设置导槽供滑座嵌装配合,对滑座运动导向;所述滑座两边与所述导槽通过钢球连接,所述滑座上设置有第一滚道凹槽供钢球嵌装,所述导槽上对应设置有第二滚道凹槽与所述钢球接触;所述滑座上设置有回珠管道与所述第一滚道凹槽连接形成循环通道,所述回珠管道内壁上设置多个小气孔供吸附油脂;回珠管道与安装前进行吸油处理,使其内壁上的小气孔吸附油脂,钢球在回珠管道内滚动时,油脂即吸附到钢球表面,从而起到润滑钢球的作用,减少磨损,同时润滑油量适当合理,避免过少润滑不够,过多浪费的现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回珠管道为塑料件,即钢球在回珠管道内滚动时,避免了金属面与金属面的直接接触碰撞,进一步减小磨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珠管道内径大于所述钢球直径。
优选地,所述回珠管道内径大于所述钢球直径0.2mm。
进一步,所述回珠管道与所述第一滚道凹槽平行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且回珠管道与第一滚道凹槽两端均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三凹槽连接,且所述第三凹槽截面为圆弧形。
进一步,所述回珠管道与第一滚道凹槽均贯通所述滑座,所述第三凹槽设置在滑座两端的半圆柱上,且滑座两端设置有返向端盖与所述第三凹槽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润滑式直线模组,通过在滑座上设置有回珠管道与所述第一滚道凹槽连接形成循环通道,且回珠管道内壁上设置多个小气孔供吸附油脂;回珠管道与安装前进行吸油处理,使其内壁上的小气孔吸附油脂,钢球在回珠管道内滚动时,油脂即吸附到钢球表面,从而起到润滑钢球的作用,减少磨损,同时润滑油量适当合理,避免过少润滑不够,过多浪费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滑座局部剖视图;
图3是滑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滑座半剖视图;
图5是回珠管道示意图;
图6是钢球在回珠管道中配合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953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综合自锁机构
- 下一篇:一种内循环滚珠丝杠中的外装式回球器固定安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