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直径双槽皮带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91916.9 | 申请日: | 2018-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0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 发明(设计)人: | 潘兆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星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5/36 | 分类号: | F16H55/36;F16H55/4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 地址: | 3170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轮辐 轮缘 本实用新型 双槽皮带轮 双槽折叠皮带轮 一体式结构 材料能耗 一端连接 中心轮辐 皮带轮 自由端 折叠 偏置 旋压 产品结构 外部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直径双槽折叠皮带轮,包括轮辐和轮缘,轮辐包括中心轮辐部和过渡轮辐部,轮缘上设置有双V形槽,轮辐设置在轮缘的一端部,且过渡轮辐部的外部与双V形槽的一端连接,双V形槽的另一端延伸为自由端。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新颖,一体式结构的设置,确保皮带轮整体性好,结构强度高,有效降低材料能耗,通过采用轮辐偏置的方式,制作出小直径高精度的旋压折叠双槽皮带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直径双槽皮带轮。
背景技术
V形槽皮带轮作为重要的机械传动零件,被广泛应用到汽车、农业机械、纺织机械等各种机械传动设备上,直径80mm以下的双槽皮带轮传统制造工艺为采用铸造或锻造加工,因直径过小,技术难度大,同时,该种制作方式使得产品笨重且转动惯量较大,在启、制动中耗能高,产品加工构成中材料浪费严重,加工精度低,皮带轮表秒强度低。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目前大多采用旋压工艺来制备皮带轮,采用旋压工艺制成的皮带轮,结构轻,材料省,表面机械强度较高,并且尺寸精度高,如申请日为2010年3月22日,申请号为201010130161.4的中国专利,其采用多次旋压工艺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加工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径在80mm以下的小直径双槽折叠皮带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双槽折叠皮带轮,包括轮辐和轮缘,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包括中心轮辐部和过渡轮辐部,所述轮缘上设置有双V形槽,所述轮辐设置在轮缘的一端部,且过渡轮辐部的外部与双V形槽的一端连接,双V形槽的另一端延伸为自由端。
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双槽折叠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和轮缘一体成型构成。
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双槽折叠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轮辐部为平面状,所述过渡轮辐部位于所述中心轮辐部外周并呈扩口状向外延伸。
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双槽折叠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轮辐部中心处设有中心孔。
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单槽折叠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V形槽中的每V形槽的开口角度为31°-33°。
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新颖,一体式结构的设置,确保皮带轮整体性好,结构强度高,有效降低材料能耗,通过采用轮辐偏置的方式,制作出小直径高精度的旋压折叠双槽皮带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预成型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成型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拉伸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心轮辐部,2-过渡轮辐部,3-双V形槽,4-中心孔,5-拉伸上模,6-拉伸下模,7-下模固定板,8-定位圈,9-顶料杆,10-整形上模,11-整形下模,12-上模板,13-下柱头,14-下模板,15-退料块,16-顶杆,17-冲孔上模,18-冲孔下模,19-冲头,20-模柄,21-上垫板,22-冲头固定板,23-退料板,24-冲孔下模板,25-冲孔定位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星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星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919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形齿板
- 下一篇:一种压力机的减速齿轮同轴联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