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预制梁人工收面的操作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90646.X | 申请日: | 2018-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1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杨立;刘文龙;张久明;杨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17/00 | 分类号: | B28B17/00;B28B1/29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李丹;王灵灵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梁 操作平台 横梁 滑轨 本实用新型 竖向支撑架 矩形底座 长度方向水平 横梁长度方向 施工操作平台 可拆卸连接 支撑杆顶端 并列排布 滑动设置 框架结构 灵活移动 配合设置 施工操作 桁架结构 支撑杆 组单元 滚轮 梁面 横跨 铺设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操作平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预制梁人工收面的操作平台。本实用新型包括沿梁长度方向铺设在预制梁两侧的滑轨,滑动设置在滑轨上的竖向支撑架,位于竖向支撑架顶部的横梁,以及吊设在横梁下方的操作平台;竖向支撑架包括沿滑轨长度方向水平设置的矩形底座,位于矩形底座下方、配合设置在滑轨上的滚轮,以及矩形底座上方的一对支撑杆,支撑杆顶端与横梁可拆卸连接;横梁横跨在预制梁上方,为截面呈三角形的桁架结构;操作平台为由一组单元平台沿横梁长度方向并列排布组成的走廊式框架结构。本实用新型跨设在预制梁面上方,可灵活移动,便于施工人员在梁面上方施工操作,不会对梁面造成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操作平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预制梁人工收面的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在预制梁制作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为了确保梁面的平整度,需要对梁面进行收面。
目前预制梁浇筑完成后的收面,一般是在混凝土初凝后,利用混凝土抹平机对梁面进行整平处理,但是存在机械处理不到位、不全面的问题,并不能很好地控制梁面的平整度,一定程度上还是需要再次进行人工收面;一般需要施工人员直接上到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面上,施工范围有限,操作难度较大,便捷性差,无法准确保证混凝土的表面标高和混凝土的感官质量,施工误差较大,而且站在尚没有达到标准强度的混凝土结构上,在施工操作的过程中极易对混凝土表面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跨设在预制梁面上方,可灵活移动,便于施工人员在梁面上方施工操作,不会对梁面造成损坏的用于预制梁人工收面的操作平台。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预制梁面,机械收面处理效果差;人工收面便捷性差,操作难度大,施工人员的施工范围有限,施工误差较大,并非常容易对混凝土表面造成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用于预制梁人工收面的操作平台,包括沿梁长度方向铺设在预制梁两侧的滑轨,滑动设置在滑轨上的竖向支撑架,位于竖向支撑架顶部的横梁,以及吊设在横梁下方的操作平台;
竖向支撑架包括沿滑轨长度方向水平设置的矩形底座,位于矩形底座下方、配合设置在滑轨上的滚轮,以及矩形底座上方的一对支撑杆,支撑杆顶端与横梁可拆卸连接;
横梁横跨在预制梁上方,为截面呈三角形的桁架结构;横梁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操作平台的挂环,挂环沿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操作平台为由一组单元平台沿横梁长度方向并列排布组成的走廊式框架结构,单元平台包括行走平台和连接行走平台与横梁的吊杆;吊杆竖直设置,底端与行走平台焊接固定,顶端通过挂钩与横梁上的挂环连接。
本实用新型用于预制梁人工收面的操作平台,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沿滑轨长度方向并列排布、相对设置,支撑杆顶端逐渐收窄形成插接部,底端与矩形底座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用于预制梁人工收面的操作平台,进一步的,两根所述支撑杆倾斜相对设置,支撑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超过15°。
本实用新型用于预制梁人工收面的操作平台,进一步的,所述横梁包括弦杆,位于弦杆端部的端杆,以及位于弦杆中部的一组腹杆;弦杆包括两根水平并列排布的下弦杆和上方的上弦杆,下弦杆和上弦杆呈三角形分布;端杆两端分别与相邻的弦杆端部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用于预制梁人工收面的操作平台,进一步的,所述下弦杆为槽钢,槽口朝下设置,两端的两侧腿板上对称开设有一组销孔,销孔沿下弦杆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支撑杆顶端的插接部设置在下弦杆的槽口内,并通过销钉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用于预制梁人工收面的操作平台,进一步的,所述腹杆为角钢,水平设置和/或倾斜设置,两端分别与相邻的弦杆焊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906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