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壳体与滤芯薄端盖压合的下胎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90228.0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4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曼胡默尔富维滤清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怡敏 |
地址: | 13001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移动 薄端 沉头螺丝 定位工装 定位柱 下胎具 导柱 仿形 滤芯 螺丝 退料 压合 外部设备 汽车零部件制造 本实用新型 块接触 壳体 预压 种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壳体与滤芯薄端盖压合的下胎具,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包括本体、定位移动块、导柱、定位柱、薄端盖仿形定位工装、退料螺丝、沉头螺丝,所述薄端盖仿形定位工装通过定位柱、沉头螺丝固定在定位移动块上,本体通过导柱与定位移动块接触,定位移动块、本体通过退料螺丝回到初始状态,本体固定于外部设备。优点在于:构思新颖,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提高预压合过程的产品质量。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壳体与滤芯薄端盖压合的下胎具。
背景技术
常用的壳体与薄端盖压合下胎具是仿形下胎具硬性连接在设备上,液压缸向下运动将壳体与薄端盖压合。每次运动的位置都是以位置传感器为信号点进行传递的,这样就会导致因壳体高度差带来的压合不紧密或者壳体过度压合产生变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与滤芯薄端盖压合的下胎具,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压合过程可压缩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在壳体高度尺寸范围内压合出合格的产品,壳体与薄端盖压合紧密并且壳体无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壳体与滤芯薄端盖压合的下胎具,包括本体1、定位移动块2、导柱3、定位柱4、薄端盖仿形定位工装5、退料螺丝6、沉头螺丝7,所述薄端盖仿形定位工装5通过定位柱4、沉头螺丝7固定在定位移动块2上,本体1通过导柱3与定位移动块2接触,定位移动块2、本体1通过退料螺丝6回到初始状态;本体1固定外部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构思新颖,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提高预压合过程的产品质量。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定位移动块;3、导柱;4、定位柱;5、薄端盖仿形定位工装;6、退料螺丝;7、沉头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与滤芯薄端盖压合的下胎具,包括本体1、定位移动块2、导柱3、定位柱4、薄端盖仿形定位工装5、退料螺丝6、沉头螺丝7,所述薄端盖仿形定位工装5通过定位柱4、沉头螺丝7固定在定位移动块2上,本体1通过导柱3与定位移动块2接触,定位移动块2通过退料螺丝6与本体1回到初始状态,本体1固定于外部设备(图中未表示)。
参见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
将壳体和滤芯薄端盖组合件放置于薄端盖仿形定位工装5上,启动双手按钮,液压气缸开始向下压合,使壳体向下运动接触滤芯薄端盖。滤芯薄端盖、薄端盖仿形定位工装5和定位移动块2继续向下运动;通过导柱3使定位移动块2接触到本体1,完成壳体与滤芯薄端盖的压合过程。液压气缸向上,在退料螺丝6的作用下,通过导柱3使定位移动块2和本体1回到初始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曼胡默尔富维滤清器有限公司,未经长春曼胡默尔富维滤清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902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组件的抓取机构
- 下一篇:用于空滤壳体与中心管装配的压装定位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