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8982.0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0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姚选军;尹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90/11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李小静 |
地址: | 214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洞巾 穿刺针 布质 肺穿刺 固定布 固定器 经皮 两组 三角形结构 穿针孔 橡胶层 技术方案要点 医疗器械领域 本实用新型 连接线 垂直贯穿 固定作用 紧密贴合 稳固作用 圆形夹口 针尖方向 口内壁 上端面 圆形夹 病灶 外壁 针夹 针身 摇摆 贯穿 保证 | ||
1.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固定器,包括布质洞巾(1)、穿刺针(3),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3)垂直贯穿于布质洞巾(1)中,所述穿刺针(3)的正下方交于布质洞巾(1)处贯穿有穿针孔(101),所述布质洞巾(1)的上端面设置有两组固定布口(102),两组所述固定布口(102)位于远离穿针孔(101)的一侧,两组所述固定布口(102)中固定连接有第一洞巾夹(4)与第二洞巾夹(5),所述第一洞巾夹(4)的大小与第二洞巾夹(5)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一洞巾夹(4)与第二洞巾夹(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线杆(6),且两组所述连接线杆(6)向穿刺针(3)方向位置交叉连接,两组所述连接线杆(6)的交叉处固定连接有针夹(2),且针夹(2)、第一洞巾夹(4)、第二洞巾夹(5)与连接线杆(6)形成三角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夹(2)包括针夹按压板(201)、针夹活扣(202)与针夹夹头(203),所述针夹活扣(202)位于针夹按压板(201)与针夹夹头(203)的交接处,所述针夹夹头(203)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针夹夹头(203)的内侧均贯穿有多组大小不一的圆形夹口(204),且两组所述针夹夹头(203)内侧的圆形夹口(204)呈“圆形”结构,并且多组圆形夹口(204)的内壁均紧密贴合有橡胶层(2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以第一洞巾夹(4)包括洞巾夹按压板(401)、洞巾夹活扣(402)与洞巾夹夹头(403),所述洞巾夹活扣(402)位于洞巾夹按压板(401)与洞巾夹夹头(403)的交接处,所述洞巾夹夹头(403)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洞巾夹夹头(403)的内侧均贯穿有齿状夹口(404),且所述两组所述洞巾夹夹头(403)内侧的齿状夹口(404)呈“齿牙”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3)包括针头(301)与针身(302),所述针头(301)位于针身(302)的正上方,所述针身(302)的直径为3-4MM,所述针身(302)与圆形夹口(204)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连接线杆(6)的长度均为1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质洞巾(1)、针夹(2)、穿刺针(3)、第一洞巾夹(4)、第二洞巾夹(5)、连接线杆(6)均为一次性无菌袋封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898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假性动脉瘤穿刺针
- 下一篇:一种肿瘤化疗穿刺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