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气透音防水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3335.0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6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崔福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福文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40;B32B27/32;B32B27/08;B32B27/06;B32B15/18;B32B15/08;B32B7/12;B32B3/24;B32B3/0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3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压板 防水透气膜片 透气 壳体 防水膜 本实用新型 防水透气膜 封闭区域 连通 壳体密封 外壳结构 应用部位 智能硬件 组件安装 组件包括 抗水性 水压 防水 紧贴 拦截 体内 抵抗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气透音防水膜,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压板、防水透气膜片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一第一通孔;所述压板与壳体上设有第一通孔的部位构成一封闭区域,压板与壳体密封连接;所述压板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且两者连通;所述防水透气膜片组件安装在所述封闭区域内,且防水透气膜片组件与壳体和压板均紧贴且固定连接;所述防水透气膜片组件包括一防水透气膜;所述防水透气膜为唯一拦截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互连通的部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透气透音防水膜,抗水性好,可抵抗1米至70米水压,配合智能硬件外壳结构使其应用部位具有防水、透气、透音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透气防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穿戴类、移动通信类、水下仪器类、传感器类、智能硬件等应用领域的透气透音防水膜。
背景技术
当前,穿戴类/移动通信类/智能硬件,其防水等级一般都不超过IPX6, IPX7或是智能产品整体密封焊接与外环境空气隔绝声音隔绝。单纯利用胶粘性粘接防水透气膜与壳体,胶的持粘性和初粘性存在性能度缺陷,无法满足客户产品在深水压力下长时间工作,起不到安全防水防护的需求。市场上没有完美的1米至70米深水防护解决方案,直接限制智能硬件升级。在客户体验感极差或无法满足能抗1米甚至是70米深的水压的智能硬件条件下,我们通过完善透气透音防水膜,真正做到深水防护,空气流通气压平衡,透音于一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透气透音防水膜,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利用透气防水膜与智能硬件结构件相相配合,可提高整体结构组件的抗水性,产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轻易抵抗1米至70米水压,进而提高整体智能硬件抗水,防水等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透气透音防水膜,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压板、防水透气膜片组件;
所述壳体上设有一第一通孔;
所述压板与壳体上设有第一通孔的部位构成一封闭区域,压板与壳体密封连接;所述压板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且两者连通;
所述防水透气膜片组件安装在所述封闭区域内,且防水透气膜片组件与壳体和压板均紧贴且固定连接;所述防水透气膜片组件包括一防水透气膜;所述防水透气膜为唯一拦截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互连通的部件。
防水透气膜片组件,根据产品需求,也可加层,也可减层,以配合整体组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透气膜片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支撑部、第一粘接胶层、防水透气膜和第二粘接胶层;支撑部远离第一通孔一侧与压板紧贴且固定连接;支撑部上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位置相对应;第一粘接胶层和第二粘接胶层分别设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形成的竖直通道外围;第一粘接胶层将支撑部与壳体、防水透气膜粘接在一起,第二粘接胶层将防水透气膜和壳体粘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构成的通道为透气区域,透气区域的直径为0.5-3mm;所述防水透气膜的材质为耐水压值在 100-1000kpa、透气量在50-4000ml/cm2/min@7kpa的材料。透气区域的最佳的直径尺寸在0.5-3mm之间,产品透气区域直径尺寸小于0.5mm,防水透气膜透气流量小,无法做到快速气压平衡;产品透气区域直径尺寸大于3mm,防水透气膜容易撕裂,无法做到深水1米-70米防护;不同透气面积的防水透气膜片组件可以配合成不同的整体组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透气膜的材质具有微孔透气功能,声音随空气介质传递,防水透气膜具有传音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透气膜为TPU膨化薄膜、PE薄膜、PET薄膜或聚四氟乙烯膨化薄膜。防水透气膜的厚度为0.01-0.2mm。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采用内孔为第三通孔的支撑环;所述支撑部的材质为PET、PC、金属或其他高分子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福文,未经崔福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33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