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加热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3322.3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5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曾昭钢;安国选;段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铝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地址: | 45004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 盘管 螺纹旋接 进汽阀 排出阀 水管 散热片 外加热 外壁 本实用新型 产品生产 供给热量 加工产品 降温液化 热量传导 稳定加工 进口处 进水管 冷却水 热蒸气 收集管 热源 上端 侧壁 减小 伸入 下端 缠绕 掺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加热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外壁上设置有盘管,盘管的下端出口处用螺纹旋接有排出阀,排出阀的出口处用螺纹旋接有收集管;盘管的上端用螺纹旋接有进汽阀,进汽阀的进口处用螺纹旋接有进水管;盘管包括水管,水管的侧壁上设有散热片;盘管缠绕于反应釜的外壁上,盘管不伸入到反应釜内,即使蒸气降温液化,其冷却水不会渗透到反应釜的被加工产品内,从而减小掺杂到产品内的水量,确保产品质量;通过进汽阀和排出阀可以有效的控制进入到管道内的蒸气的量,根据实际需要供给热量,为产品生产提供稳定加工环境;供给的热蒸气通过水管和散热片分别实现热量传导,实现热源的热量充分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加热反应釜。
背景技术
现在生产分子筛的厂家,晶化加热的方式一般选用蒸气管直接通入反应釜的物料中,这种加热方式热利用率低,蒸气进入物料化成水并且带进物料中。现在使用的蒸气输送管道较长,冬天蒸气不用时蒸气管道末端蒸气降温变成冷凝水,等下一次使用蒸气时排出水多较多;现有的蒸气输送管道会同时给多个单位进行供气,各个单位的用气时间不确定,蒸气压力波动大。
同样有的企业与电厂较近,因此会使用电厂的蒸气,由于蒸气的供气压力不稳定,物料每次由蒸气带进的水量也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蒸气不能连续使用,使用量和使用时间不固定且不连续,出现蒸气供给的断开。物料每次由蒸气带进的水量也不完全相同,应釜升温和进水量不确定,产品在成长过程外部环境不稳定导致产品的一致性不好。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为产品提供足够的热量,使得产品和热源进行充分的热交换,确保产品加工质量。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外加热反应釜,减小产品在加热过程中带入的水量,且为产品加工提供足够的热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加热反应釜,用以解决现有应釜在加热时会给产品带入不确定量的水且热源的热量不充分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外加热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于所述反应釜的外壁上设置有盘管,于所述盘管的下端出口处用螺纹旋接有排出阀,于所述排出阀的出口处用螺纹旋接有收集管;于所述盘管的上端用螺纹旋接有进汽阀,于所述进汽阀的进口处用螺纹旋接有进水管;所述盘管包括水管,于所述水管的侧壁上设有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包括圆弧状的外挡板和内挡板;于所述内挡板的外表面凹设有多个纵向散热槽和多个横向散热槽;所述纵向散热槽沿着所述散热片的纵向延伸,所述横向散热槽沿着所述内挡板的圆弧方向延伸;于所述外挡板和所述内挡板的上端卡接有圆弧状的端盖,于所述端盖内穿设有多个输入孔。
优选的,于所述散热片的内腔卡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包括板体,于所述板体内穿设有“W”形的换热管,于所述换热管的侧壁上穿设有多个滴水孔;于所述板体上表面凹设有导流槽和多个蓄水槽,所述导流槽和所述蓄水槽连通;于所述蓄水槽和所述换热管之间连通有圆管状的输送孔。
优选的,所述蓄水槽为半球状、圆台状或者三棱柱状。
优选的,所述水管包括圆筒状的外筒,于所述外筒的内壁上卡接有多个圆弧状的内循环壳;于所述内循环壳的端部穿设有多个进水孔;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内循环壳之间连通有连接板;于所述外筒的侧壁内卡接有圆台状的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的出口连通到所述散热片;所述连接板包括外壳,于所述外壳内穿设有多个圆弧状的子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盘管缠绕于反应釜的外壁上,盘管不伸入到反应釜内,即使蒸气降温液化,其冷却水不会渗透到反应釜的被加工产品内,从而减小掺杂到产品内的水量,确保产品质量;
(2)通过进汽阀和排出阀可以有效的控制进入到管道内的蒸气的量,根据实际需要供给热量,确保温度不会过高或者太低,为产品生产提供稳定加工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铝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铝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33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苄基胂酸生产产率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甲醇水蒸气重置制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