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双向调节的双光纤埋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3009.X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3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君;董玉琳;李翠侠;邓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A61D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距模块 距离调控 滑轨 光纤固定装置 丝杆 埋置装置 双向调节 固定环 连接杆 双光纤 本实用新型 平移 滑轨滑动 精准调控 两端设置 螺纹连接 平行设置 实际需求 手术操作 丝杆传动 系统设置 准确控制 从动端 进给量 滑动 开孔 埋置 下端 光纤 背离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双向调节的双光纤埋置装置,包括连接杆、双向距离调控机构和光纤固定装置,双向距离调控系统设置在连接杆的下端,光纤固定装置设置在双向距离调控机构上;双向距离调控机构包括滑轨、丝杆和两个测距模块,测距模块与滑轨滑动连接,两个测距模块相背离的一侧均与丝杆的从动端通过螺纹连接,滑轨的两端设置有固定环,丝杆穿过固定环上的开孔与滑轨平行设置;调节距离可精准调控;而且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丝杆传动距离精度高,进给量小且易于准确控制;测距模块在滑轨上滑动,确保测距模块以及光纤固定装置稳定地平移;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同时埋置双侧光纤,减短手术时间,减轻了术者的操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研究神经系统的实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双向调节的双光纤埋置装置。
背景技术
光遗传技术是目前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一项主要技术手段。该技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Karl Deisseroth教授研究组实用新型,包括两项技术模块:光敏通道蛋白表达模块和光纤通路模块。光敏通道蛋白表达模块:利用重组腺相关病毒或慢病毒作为载体,将光敏通道蛋白基因转染入神经元的基因组内。通过转录翻译上膜一系列过程,光敏蛋白铆钉在神经元细胞膜上。光纤通路模块:光敏蛋白在受到特定波长的光刺激后可开放。目前常用的为473nm蓝光。由于该光穿透能力较差,需通过光纤将光传导入特定脑区。在473nm蓝光照射下,光敏通道蛋白开放,从而引发细胞活动的改变。光敏通道蛋白具有毫秒级的调控精度,在光停止后,通道即刻关闭。
该技术的两大技术模块只有紧密配合才能够有效工作。经过多年改进利用腺相关病毒和慢病毒转染光敏通道蛋白基因的技术已经发展成熟。但是,不同实验室埋置光纤的方式不一致,成功率受到术者操作熟练程度的严重制约。由于大脑是严格左右对称的器官。在调控特定脑区的活动时,往往需要双侧同时调控,这就需要实验人员在小鼠等实验动物的大脑双侧特定脑区精准的插入光纤。然而,尽管经过多年训练的实验人员,也很难将光纤进行精准埋置。精准度较低,造成了多次相同实验的数据存在一定偏差。为了减少该干扰,实验人员不得不利用较多的动物来进行实验,在时间人力物力上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宽度可定量调节的精准双光纤埋置装置,以解决光纤埋置过程中左右、高度不一致,精准度低的情况。
为达到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双向调节的双光纤埋置装置,包括连接杆、双向距离调控机构和光纤固定装置,双向距离调控系统设置在连接杆的下端,光纤固定装置设置在双向距离调控机构上;双向距离调控机构包括滑轨、丝杆和两个测距模块,测距模块与滑轨滑动连接,两个测距模块相背离的一侧均与丝杆的从动端通过螺纹连接,滑轨的两端设置有固定环,丝杆穿过固定环上的开孔与滑轨平行设置。
测距模块采用电子测距模块,测距模块上设置有数字屏显。
滑轨与连接杆的连接点位于滑轨的中点。
滑轨上设置刻度线,刻度线以滑轨的中点为中心对称设置。
滑轨上的刻度线精度为0.01mm。
丝杆的主动端设置有旋钮,旋钮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丝杆的螺距或导程为100μm。
连接杆分为上下两段,其中连接杆下段的长度小于连接杆上段的长度,连接杆的下段直径小于连接杆上段的直径。
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一水平弯折段,水平弯折段与滑轨固定连接。
固定环与丝杆的连接处设置有锁紧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30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微丸或颗粒灌胃针
- 下一篇:一种多动物吸二手烟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