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式双轴支撑限位的IR-CUT切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2910.5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1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钟木生;杨俊文;赵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维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G03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切换 固定座容置腔 切换组件 导向轴 切换器 驱动杆 滤光 切换驱动组件 本实用新型 螺旋驱动槽 驱动电机 导向槽 滤光片 限位轴 内嵌 嵌插 双轴 凸齿 限位 装设 左端 动力输出轴连 驱动 端边缘部 滤光效果 外圆周面 自锁性能 上端 边缘部 固定座 切换片 容置腔 通光孔 下端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式双轴支撑限位的IR‑CUT切换器,其切换器固定座开设固定座容置腔、通光孔,固定座容置腔内装设滤光切换组件、位于滤光切换组件左端侧装设切换驱动组件,滤光切换组件包括活动切换片,活动切换片的切换片容置腔内嵌装IR滤光片、AR滤光片;切换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设驱动杆,驱动杆外圆周面开设螺旋驱动槽,活动切换片左端边缘部设置驱动凸齿,各驱动凸齿分别嵌插于驱动杆的螺旋驱动槽内;固定座容置腔内嵌装上端限位轴、下端限位轴、导向轴,活动切换片的右端边缘部对应导向轴开设导向槽,导向轴嵌插于导向槽内。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自锁性能好、滤光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式双轴支撑限位的IR-CUT切换器。
背景技术
IR-CUT双滤镜是指在摄像头镜头组里内置了一组滤镜,当镜头外的红外感应点侦测到光线的强弱变化后,内置的IR-CUT自动切换滤镜能够根据外部光线的强弱随之自动切换,使图像达到最佳效果,也就是说,在白天或黑夜下,双滤光片能够自动切换滤镜,因此不论是在白天还是黑夜下,都能得到最佳成像效果。
对于IR-CUT双滤镜而言,其主要通过IR-CUT 切换器来实现滤镜切换。现有的IR-CUT切换器无自锁性或自锁多采用复杂的传动结构实现,由于其复杂的结构而导致组装复杂、零部件多,使用的成本增加;且零部件多,易出现磨损,降低产品稳定性,影响使用,相对运动的部件之间长时间摩擦接触面大导致摩擦力大而无法实现更小力让装置切换;或为简化结构减少零部件而采用弹簧叉子啮合悬臂梁等结构,导致切换片啮合精度低、受力不均、平面度差、倾斜等,使得IR-CUT传动性、稳定性、自锁性、滤光效果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式双轴支撑限位的IR-CUT切换器,该新式双轴支撑限位的IR-CUT切换器结构设计新颖、自锁性能好、滤光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式双轴支撑限位的IR-CUT切换器,包括有切换器固定座,切换器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朝上开口的固定座容置腔,固定座容置腔底面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通光孔;
固定座容置腔内于通光孔的正上方可相对前后活动地装设有滤光切换组件,固定座容置腔内于滤光切换组件的左端侧装设有切换驱动组件,滤光切换组件包括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活动切换片,活动切换片呈矩形框体形状且活动切换片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切换片容置腔,切换片容置腔内嵌装有分别呈水平横向布置的IR滤光片、AR滤光片,IR滤光片位于AR滤光片的前端侧;切换驱动组件包括有卡固于固定座容置腔内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设有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延伸且呈长棒形状的驱动杆,驱动杆的外圆周面开设有呈螺旋延伸的螺旋驱动槽,活动切换片的左端边缘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前后间隔布置且分别朝左侧水平凸出延伸的驱动凸齿,各驱动凸齿分别嵌插于驱动杆的螺旋驱动槽内;
固定座容置腔内嵌装有位于活动切换片左端边缘部上方的上端限位轴、位于活动切换片左端边缘部下方的下端限位轴、位于活动切换片右端侧的导向轴,上端限位轴、下端限位轴以及导向轴分别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延伸,下端限位轴位于上端限位轴的正下方且上端限位轴与下端限位轴之间的间隙高度与活动切换片左端边缘部的厚度值相等,活动切换片的右端边缘部开设有朝右侧开口的导向槽,导向轴嵌插于导向槽内。
其中,所述固定座容置腔的前端侧壁对应所述上端限位轴、所述下端限位轴、所述导向轴的前端部分别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的前侧固定孔,固定座容置腔的后端侧壁对应上端限位轴、下端限位轴、导向轴的后端部分别开设有后侧固定孔,上端限位轴、下端限位轴以及导向轴的前端部分别卡固于相应的前侧固定孔内,下端限位轴、下端限位轴以及导向轴的后端部分别卡固于相应的后侧固定孔内。
其中,所述上端限位轴、所述下端限位轴、所述导向轴分别为金属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维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维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29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