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砾间接触氧化与食物链反应器集成式雨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1614.3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3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楠楠;赵益华;褚一威;马同宇;肖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生态城水务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2;C02F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盈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24 | 代理人: | 张淑华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板 厌氧区 好氧区 雨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接触氧化 砾石填料 人造植物 反应器 食物链 集成式 兼氧区 隔开 根系 均布 第二挡板 第一挡板 人工湿地 雨水污染 出水区 上开口 通水孔 布设 好氧 去除 流水 上层 雨水 停留 | ||
本实用新型是砾间接触氧化与食物链反应器集成式雨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开口且内部通过第二挡板隔开前后两个空间;后空间通过第一挡板分成位于右侧的第一厌氧区和位于左侧的第一好氧区;前空间从左到右通过第三挡板、第四挡板、第五挡板隔开成为兼氧区、第二厌氧区、第二好氧区和出水区;不同挡板上的通水孔设置的位置不同便于使流水呈S型流动,所述第一厌氧区、所述第一好氧区、所述兼氧区、所述第二厌氧区、所述第二好氧区内底部均布设有砾石填料,所述砾石填料的上部布设有人造植物根系,且所述人造植物根系上部均布设有上层植物。本实用新型可缩短后续人工湿地工艺停留时间,提高雨水污染去除率,从而实现雨水的收集与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砾间接触氧化与食物链反应器集成式雨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环境污染加剧。在近些年,我国在有效控制点源污染后,水环境质量并未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城市河道水质污染加剧,许多城市水体存在富营养化及黑臭问题。随着水环境污染研究的不断深入推进,研究者们普遍认为面源污染是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且雨水径流污染是城市面源污染中首要污染源。如今,城市不透水面积迅速扩张,雨滴经淋洗空气,冲刷沥青油毡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废弃物及雨污管道中积存的污水、污泥及垃圾等之后,将会携带各种污染物(如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悬浮固体、病原体等),如果携带大量污染物的雨水径流未经处理快速排入受纳水体,则使其水体水质不断恶化,环境和景观功能逐渐丧失。
雨洪污染控制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近些年来人工湿地等生态修复措施净化雨水具有成本低、二次污染小等优点,但高负荷冲击易导致湿地生态平衡破坏、渗滤系统堵塞,严重影响其处理能力与寿命。
砾间接触氧化工艺属于人工生态系统,是一种新型水环境修复技术,原理是通过人工填充砾石,水中污染物在砾间与砾石上附着的生物膜接触反应,最终被生物膜吸附氧化分解,从而使水质得到改善。
本专利开发一套砾间接触氧化及食物链反应器(FCR)高效耦合生物膜工艺为基础的雨水高效预处理集成装置,即砾间接触氧化与食物链反应器集成式雨水处理装置,解决以上问题,减轻SS、COD等污染负荷对后续湿地处理系统的影响,为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以上不足,提供砾间接触氧化与食物链反应器集成式雨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
箱体上开口且内部通过第二挡板隔开前后两个空间;后空间通过第一挡板分成位于右侧的第一厌氧区和位于左侧的第一好氧区;前空间从左到右通过第三挡板、第四挡板、第五挡板隔开成为兼氧区、第二厌氧区、第二好氧区和出水区;所述第一挡板下部开设有若干第一通水孔,所述第二挡板左上角设有方形缺口,所受第三挡板中上部开有若干第三通水孔,第四挡板下部开有若干第四通水孔,第五挡板的中上部开有若干第五通水孔;不同挡板上的通水孔设置的位置不同便于使流水呈S型流动;
箱体后空间右侧上部开有进水管,箱体前空间右侧上部开有出水管,箱体前空间和后空间的右侧面下部各开有一个排泥管;
所述第一好氧区内布设有若干第一曝气导管,第二好氧区内布设有若干第二曝气导管;所述第一曝气导管6和第二曝气导管10外连曝气设备;
所述第一厌氧区、所述第一好氧区、所述兼氧区、所述第二厌氧区、所述第二好氧区内底部均布设有砾石填料,所述砾石填料的上部布设有人造植物根系,且所述人造植物根系上部均布设有上层植物。
进一步,所述第一曝气导管和所述第二曝气导管各设置有两个。
进一步,所述第一曝气导管和所述第二曝气导管均为L型不锈钢管。
优选的,所述上层植物为香蒲或芦苇。
优选的,为了便于上层植物的附着,所述人造植物根系为人造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生态城水务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生态城水务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16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速生物脱氮除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承重式强化复合浮动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