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加热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0616.0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1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冰;黄龙;陈义坤;罗诚浩;刘华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烟制品 加热腔体 纵向气流通道 电加热雾化装置 电加热器具 加热组件 包裹层 雾化段 底端 开槽 开孔 壳体 嘴棒 烟草 本实用新型 气流缓冲腔 隔热问题 圆形开口 刺入 加热 穿过 | ||
1.一种电加热器具,包括:
发烟制品,其包括嘴棒段,烟草雾化段以及用于包裹发烟制品的包裹层;
电加热雾化装置,其包括壳体和加热组件,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及形成与外壳内的加热腔体,所述加热腔体一端为圆形开口结构,用于接收发烟制品,所述加热腔体的底端设有至少一个开孔或开槽;所述加热组件用来加热发烟制品,并且构造成用来穿过加热腔体底端的开孔或开槽,刺入发烟制品的内部部分;
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烟制品的包裹层与所述电加热雾化装置的加热腔体之间形成第一纵向气流通道,所述发烟制品内部形成从烟草雾化段到嘴棒段的第二纵向气流通道,所述第一纵向气流通道和第二纵向气流通道在所述加热腔体底端形成气流缓冲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体圆形开口的面积大于发烟制品周向截面积的0.5%-15%,以减少侧流烟气的逸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体设有咬合段,部分设置或完全贯通于所述加热腔体的内表面,用于固定所述发烟制品,以便于抽吸时所述发烟制品不会轻易被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体对发烟制品的咬合力控制在1N-10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气流通道和第二纵向气流通道共同提供的吸阻控制在600-790Pa,以提升抽吸过程的轻松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体靠近底端部分设有用于限位发烟制品的限位挡板,所述气流缓冲腔设置在所述加热腔体内部底端,由发烟制品的限位挡板与加热腔体的底端共同围绕形成,所述限位挡板中心开设有供加热组件和气流穿过的开孔,所述限位挡板的两侧在介于发烟制品和加热腔体之间的位置上连通第一纵向气流通道和气流缓冲腔的第一气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组件底座及与加热组件底座连接的加热组件主体部分,加热组件主体部分刺入发烟制品时未完全插入,使得加热组件底座与加热腔体底端留有一定空间,所述气流缓冲腔设置在所述加热腔体外部底端,由加热腔体的底端与加热组件底座共同围绕形成,所述加热腔体在发烟制品圆周外围的位置上设有连通第一纵向气流通道和气流缓冲腔的第二气孔。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腔体远端的第三气流通道,所述第三气流通道至少一部分沿所述加热组件的底座延伸后与气流缓冲腔汇合,所述第三气流通道用于吸收加热元件底座的热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气流通道的吸阻为第三气流通道吸阻的60-95%,可使主气流仍从第一纵向气流通道流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层位于加热腔体内部的包裹层段,其透气度不高于10CU,可使第一纵向气流通道内气流的主要流向不发生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061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波雾化片及雾化器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电子烟按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