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光结构背景墙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0237.1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3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琳;郭广锐;卢学通;王金玉;匡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安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F13/074;F21V3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宏德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6 | 代理人: | 李捷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沙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型材 透光结构 透光板 背景墙 墙体装饰 灯带 本实用新型 大小不一 灯光布置 灯光效果 局部形成 立体背景 人体视觉 柔光效果 装饰效果 镂空结构 层次感 光污染 均匀性 相邻面 隐藏性 反光 泛光 分格 反射 预制 灯光 容纳 艺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光结构背景墙,包括墙体装饰面及透光结构,其两者间留有一定空间从而形成一种双层背景墙结构;透光结构包括:铝型材、LED灯带及透光板;铝型材包括上铝型材及下铝型材,其相邻面预制有容纳灯带的凹槽以及用于安装透光板的U型槽;LED灯带设于铝型材的凹槽内;透光板依次安装在上下两铝型材的U型槽内,形成宽度大小不一的间断性分格,局部形成间断性镂空结构,凹槽可以隐藏LED灯带,并通过灯光从墙体装饰面上反射到透光板,从而形成具有艺术层次感的透光结构立体背景墙,解决了灯带的隐藏性差及因灯光布置不合理引起泛光、反光等光污染对人体视觉造成干扰的问题,提高了灯光效果的均匀性,具有较好的柔光效果及装饰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透光结构背景墙。
背景技术
背景墙是一种室内立面装饰中常见的做法,通常需要灯光衬托,凸显背景墙的装饰效果,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在背景墙上下或四周直接预留凹槽安装灯具,其灯具的隐藏性不高,影响装饰美观,且灯光或直接照射到背景墙上形成反射或直接触及人的视觉,容易出现泛光、反光现象,从而造成背景墙灯光效果不均匀,影响背景墙的整体装饰效果及人体视觉上的舒适感。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光结构背景墙,包括墙体装饰面及透光结构,其两者之间留有一定空间从而形成一种双层背景墙结构;透光结构包括:铝型材、LED灯带及透光板;铝型材包括上铝型材及下铝型材,其相邻面预制有容纳LED灯带的凹槽以及用于安装透光板的U型槽;LED灯带设于铝型材的凹槽内;透光板依次安装在上下两铝型材的U型槽内,形成宽度大小不一的间断性分格,局部形成间断性镂空结构,凹槽可以隐藏LED灯带,通过灯光照射在墙体装饰面,将灯光反射至透光板上,再折射出来,由于透光板背景墙是镂空结构的,部分灯光直接从墙体装饰面反射出来,形成两种不同的灯光效果,从而形成具有艺术层次感的透光结构立体背景墙,解决了灯带的隐藏性差及因灯光布置不合理引起的泛光、反光等光污染对人体视觉造成干扰的问题,提高了灯光效果的均匀性,具有较好的柔光效果及装饰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透光结构背景墙,包括墙体装饰面与透光结构,所述墙体装饰面为对灯光具有反射作用的光面材质装饰面;所述墙体装饰面与所述透光结构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从而形成一种双层背景墙结构;
所述透光结构包括:铝型材、LED灯带及透光板;所述铝型材包括上铝型材及下铝型材,所述上铝型材及所述下铝型材相邻面预制有容纳LED灯带的凹槽以及用于安装所述透光板的U型槽;所述透光板宽度不同且依次安装在上下两铝型材的U型槽内,形成宽度大小不一的间断性分格,局部形成间断性镂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地进一步设置,所述上铝型材的U型槽开口朝下,且凹槽开口朝向所述墙体装饰面方向安装。
本实用新型地进一步设置,所述上铝型材上方设有金属连接件,所述上铝型材通过钻尾螺丝与所述金属连接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金属连接件另一端与楼板结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地进一步设置,所述下铝型材的U型槽开口朝上,且凹槽开口朝向所述墙体装饰面方向安装。
本实用新型地进一步设置,所述下铝型材底部设有一用于供所述下铝型材安装的下部支撑结构,所述下铝型材与所述下部支撑结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地进一步设置,所述上铝型材及所述下铝型材的U型槽上下相对应,且处于同一垂直面上。
本实用新型地进一步设置,所述LED对应灯带设于所述上铝型材的凹槽上端面以及所述下铝型材的凹槽下端面。
本实用新型地进一步设置,所述透光板有若干块且通过工厂化加工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安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安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02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装配式墙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钢结构住宅的装配式复合材料夹芯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