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程智能微生物投放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79205.X | 申请日: | 2018-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8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 发明(设计)人: | 戴亚军;马尚行;王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嘉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韦宇昕 |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街道桃***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水泵 进水泵 微生物 本实用新型 投放装置 远程智能 控制器 浮体 微生物聚集 微生物菌种 投放 河道治理 人力资源 依次连接 出水管 电连接 进水管 培养箱 喷洒头 水管 自动化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程智能微生物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浮体和在基座浮体上的箱体,箱体内设有通过水管依次连接的进水泵、微生物菌种培养箱、微生物聚集箱和出水泵,进水管一端与进水泵连接,另一端在所述箱体外,出水管一端与出水泵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喷洒头并且在所述箱体外,所述箱体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进水泵和出水泵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定时地自动进行微生物投放,自动化程度高,投放效率高,使用方便,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力资源和河道治理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远程智能微生物投放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国家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黑臭水体也是政府要大力解决的问题。黑臭水体会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幸福指数会下降。目前,河道生态治理一般是采用投放微生物菌剂,通过投放微生物措施,进一步降解水中的COD、氨氮、总磷等污染物。在河道治理过程中,通常需要人工定时定量地进行投放微生物,这种方式的缺陷一是劳动力强度大、效率低,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二是人工投放不均匀,存在投放死角;三是无法远程获取智能微生物投放装置的工作状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水环境治理中人工投放微生物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远程智能微生物投放装置,以提高微生物投放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投放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远程智能微生物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浮体和在基座浮体上的箱体,箱体内设有通过水管依次连接的进水泵、微生物菌种培养箱、微生物聚集箱和出水泵,进水管一端与进水泵连接,另一端在所述箱体外,出水管一端与出水泵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喷洒头并且在所述箱体外,所述箱体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进水泵和出水泵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远程智能微生物投放装置,能够定时地自动进行微生物投放,自动化程度高,投放效率高,使用方便,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力资源和河道治理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远程智能微生物投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远程智能微生物投放装置包括基座浮体1及设置在基座浮体1上箱体2,基座浮体1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箱体2内设有进水泵4、微生物菌种培养箱6、微生物聚集箱10和出水泵19。进水泵4在微生物菌种培养箱6外部,其出水口通过水管与微生物菌种培养箱6的中下部连接。进水管3的一端与进水泵4连接,另一端在箱体2外,伸入河水中。进水管3的进水端设置有过滤网,对进入进水管3的水进行过滤。进水泵4将箱体2外部的河水抽入微生物菌种培养箱6中。微生物菌种培养箱6在中上部通过水管与微生物聚集箱10连接,当微生物菌种培养箱6内的水超过此水管时,就通过此水管流入微生物聚集箱10中。出水泵19在外部,其进水口通过水管与微生物聚集箱10的中下部连接。出水管5的一端通过法兰接头与出水泵19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喷洒头9并且在箱体2外。
微生物菌种培养箱6的底部设有在线检测仪7,在线检测仪7用于检测微生物菌种培养箱6内水体的微生物浓度。控制器8设置在箱体2内,并且在微生物菌种培养箱6和微生物聚集箱10的外部,避免受到水体的浸泡,提高工作可靠性和寿命。控制器8与在线检测仪7、进水泵4和出水泵19电连接,控制器8控制进水泵4和出水泵19的开启和关闭。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与在线检测仪7电连接,控制器8设置在微生物菌种培养箱6的顶部外壁面上。远程智能微生物投放装置还包括远程控制器(图中未示出),远程控制器可与控制器8无线通讯。当线检测仪7检测到微生物菌种培养箱6内水体的微生物繁殖浓度达不到要求时,控制器8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向远程控制器通信发送信号,提醒工作人员投加微生物菌剂原料,以满足繁殖浓度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嘉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嘉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792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生物净化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曝气调节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