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设备温度接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78952.1 | 申请日: | 2018-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0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马杰;高山;解厚喜;施淮生;韩先国;侯传锦;朱文协;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安徽康迈德电力保护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K1/02 | 分类号: | G01K1/02;G01K1/1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郭华俊 |
| 地址: | 232007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测温模块 电力设备 射频芯片 温度接收装置 温度传感器 智能设备 硅钢带 天线 测量电力设备 电力技术领域 高压电力设备 温度数据接收 本实用新型 蓝牙接收 温度监控 信号距离 发送端 接收端 输出端 外周壁 蓝牙 小孔 显示屏 穿过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温度接收装置,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包括用于测量电力设备温度的测温模块,测温模块上开设有供硅钢带穿过的小孔,硅钢带箍设在电力设备外周壁上,测温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射频芯片和天线;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射频芯片的接收端连接,射频芯片的发送端通过天线与具有蓝牙的智能设备连接。本方案无需在低压侧安装显示屏,只要智能设备在蓝牙接收信号距离范围内即可进行温度数据接收,更加便于高压电力设备的温度监控、观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设备温度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电力设备上的温度数据从高压侧通过红外线或射频信号传输到低压侧,通过低压侧安装的显示屏进行显示。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如下缺陷:一是,对于安装在户外的电力设备,一些电力设备低压侧没有用于安装显示屏的位置,无法显示电力设备温度;二是,一些电力设备低压侧安装的显示屏位置距离地面太高,不便于温度观察;三是,现有装置的电路设计比较复杂,电路结构成本比较高;四是,现有监控装置功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设备温度接收装置,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温度传输至智能设备,提高温度监控便利性、降低温度监控的成本和功耗。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包括用于测量电力设备温度的测温模块,测温模块上开设有供硅钢带穿过的小孔,硅钢带箍设在电力设备外周壁上,测温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射频芯片和天线;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射频芯片的接收端连接,射频芯片的发送端通过天线与具有蓝牙的智能设备连接。
优选地,所述射频芯片为MSP430单片机,MSP430单片机的输入引脚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MSP430单片机的输出引脚与所述天线接口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供电电路,该供电电路包括感应线圈接入点、整流电路和稳压电路;
所述硅钢带产生的感应电流经所述感应线圈接入点进入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射频芯片连接进行供电。
优选地,测温模块还包括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接收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射频芯片连接。
优选地,测温模块还包括发送器,以及所述智能设备端包括的接收器,发送器和接收器通过收/发开关转接到无线通信线路上。
优选地,天线包括陶瓷天线、PCB天线或棒状天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2.4GHz射频信号将高压电力设备的温度信号传输到低压侧,与智能设备的蓝牙连接,智能设备将温度数据接收后在屏幕上进行显示。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在低压侧安装显示屏,只要智能设备在蓝牙接收信号距离范围内即可进行温度数据接收,更加便于高压电力设备的温度监控、观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一种电力设备温度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测温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单片机、温度传感器及天线之间电路结构图;
图4是供电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所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安徽康迈德电力保护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安徽康迈德电力保护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789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