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机及其耳套装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78515.X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8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蒋斌斌;李伟;陈忠达;吴永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云仕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1 | 代理人: | 韩绍君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套 环形凸缘 音嘴 装配结构 耳机 本实用新型 耳壳腔体 工作效率 出口端 隔断 套在 装配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机及其耳套装配结构,包括耳壳腔体,设置在耳壳腔体上的出音嘴,以及用于套在出音嘴上的耳套,所述出音嘴的出口端设置有一个环形凸缘,该环形凸缘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每个凹槽均在周向上隔断环形凸缘。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的耳套装配结构中,通过在出音嘴出口端的环形凸缘上开设凹槽,从而便于耳套的装配,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及其耳套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耳机因其便捷性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提高佩戴的舒适性,入耳式耳机的出音嘴上通常设置有耳套。现有技术中,出音嘴的出口端是一个完整的环形,且耳套与出音嘴为过盈配合,需要通过挤压、揉捏等方式才能将耳套强行套在出音嘴上,装配过程费时费力,装配效率低。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更加合理的装配结构,能够使得耳套更便捷地装到出音嘴上。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及其耳套装配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耳机的耳套装配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耳机的耳套装配结构,包括耳壳腔体,设置在耳壳腔体上的出音嘴,以及用于套在出音嘴上的耳套,所述出音嘴的出口端设置有一个环形凸缘,该环形凸缘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每个凹槽均在周向上隔断环形凸缘。
所述耳机的耳套装配结构中,所述环形凸缘上设置有一个凹槽。
所述耳机的耳套装配结构中,所述凹槽为直槽。
所述耳机的耳套装配结构中,所述耳套为硅胶耳套。
所述耳机的耳套装配结构中,所述出音嘴相对于耳壳腔体倾斜设置或者垂直设置。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耳机,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包括上述的耳套装配结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机及其耳套装配结构,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的耳套装配结构中,通过在出音嘴出口端的环形凸缘上开设凹槽,便于耳套的快速装配和取出,不仅提高了耳套和出音嘴的装配效率;也便于用户便捷地更换耳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的耳套装配结构的立体图,图中耳套处于未装配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的耳套装配结构的立体图,图中耳套处于装配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机及其耳套装配结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及其耳套装配结构。
所述耳套装配结构包括耳壳腔体1,设置在耳壳腔体上的出音嘴2,以及用于套在出音嘴上的耳套3,所述出音嘴2的出口端(即:对应耳套的那一端)设置有一个环形凸缘21,该环形凸缘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槽210(图1中仅画出了一个凹槽),每个凹槽均在周向上隔断环形凸缘,此处“隔断”即:凹槽使得环形凸缘不连续。上述“耳壳腔体”也可称为喇叭腔体,用来与喇叭配合发出声音。通常,为了便于加工,各个凹槽210的深度等于环形凸缘21的径向厚度,各个凹槽的开设不干涉出音嘴的本体。
优选地,所述环形凸缘21上设置有一个凹槽210,这样设置节省了凹槽开设的数量,也能保证耳套能够方便地套在出音嘴上。当然,在环形凸缘上开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凹槽,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云仕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云仕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785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