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空调干燥瓶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77833.4 | 申请日: | 2018-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79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万隆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连接组件 本实用新型 车载空调 固定装置 固定组件 连接支耳 干燥瓶 筒形卡 折弯板 瓶身 螺栓连接 弧形板 开口处 两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空调干燥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瓶身固定组件和一组固定连接组件;所述瓶身固定组件包括筒形卡箍(1),筒形卡箍(1)的开口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支耳(2),两个连接支耳(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固定连接组件包括一个U型的折弯板(3),折弯板(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弧形板(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空调干燥瓶固定装置,属于汽车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干燥瓶在制冷系统中,临时性存储制冷剂的部件,随时供给蒸发器,对系统中的水分和杂质时行干燥和过滤,既存储制冷剂,又过滤杂质和吸收湿气。现有技术中的干燥瓶通过干燥瓶安装支架安装于车身支架上(如专利号为CN201620070779.9的专利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这种干燥瓶安装支架由于干燥瓶只使用一个卡箍对瓶身中部进行固定,其支撑力较低,在车辆行驶时,车辆的震动使得干燥瓶的两端晃动使得整个干燥瓶会有较大的震动,影响了干燥瓶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提出:“干燥瓶安装支架由于干燥瓶只使用一个卡箍对瓶身中部进行固定,其支撑力较低,在车辆行驶时,车辆的震动使得干燥瓶的两端晃动使得整个干燥瓶会有较大的震动,影响了干燥瓶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载空调干燥瓶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车载空调干燥瓶固定装置,包括两组瓶身固定组件和一组固定连接组件;所述瓶身固定组件包括筒形卡箍,筒形卡箍的开口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支耳,两个连接支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固定连接组件包括一个U型的折弯板,折弯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弧形板,弧形板与筒形卡箍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筒形卡箍内设置有弹性支撑组件,弹性支撑组件与筒形卡箍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两组瓶身固定组件之间设置有连接固定组件。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两组瓶身固定组件,使得干燥瓶的两端均能够通过瓶身固定组件进行固定并通过固定连接组件与车身支架进行连接。由于干燥瓶瓶身进行了两端固定,连接牢固度高,不会由于只进行中部固定而使得两端产生较大的振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筒形卡箍内设置了弹性支撑组件,干燥瓶瓶身与筒形卡箍之间通过弹性支撑组件进行弹性支撑,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振动时,弹性支撑组件通过弹性变形和弹性恢复吸收过滤震动,降低干燥瓶瓶身的震动。两组瓶身固定组件之间的连接固定组件使得两组瓶身固定组件之间能够得到额外的支撑,增加两组瓶身固定组件之间的连接牢固度。
优化的,上述车载空调干燥瓶固定装置,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固定环,固定环由两个半圆形的半环对接而成圆环形,半环的外缘表面与筒形卡箍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杆,弹性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半环、筒形卡箍固定焊接。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固定环套接于干燥瓶瓶身的表面上并与干燥瓶瓶身紧压接触,当车辆行驶发生震动时,弹性支撑杆会发生弹性变形和弹性恢复,通过弹性支撑杆的弹性变形和弹性恢复过滤震动,进而降低干燥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震动。
优化的,上述车载空调干燥瓶固定装置,所述弹性支撑杆为弧形的弹性金属杆。
弹性支撑杆为弧形的弹性金属杆能够方便弹性支撑杆发生弹性变形和弹性恢复。
优化的,上述车载空调干燥瓶固定装置,所述连接固定组件包括一根连接支撑杆,连接支耳上设置有一个半圆柱形的弧形槽,筒形卡箍开口处两侧的连接支耳上的弧形槽对接成一个圆柱形的支撑杆卡槽,连接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卡接于两组瓶身固定组件的支撑杆卡槽内。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支撑杆卡槽将连接支撑杆的两端与两组瓶身固定组件进行固定,使得两组瓶身固定组件之间得到额外的支撑力,增加两组瓶身固定组件之间的连接牢固度。
优化的,上述车载空调干燥瓶固定装置,所述连接支撑杆的两端外表面与支撑杆卡槽内表面之间设置有摩擦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万隆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万隆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778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