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77764.7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7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雷 |
主分类号: | A61F2/01 | 分类号: | A61F2/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地址: | 10001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环形支撑部 栓塞过滤器 下腔静脉 回收 回收件 解脱 过滤器 整体过滤器 止血 管内壁 可解脱 血管壁 滤网 血管 | ||
本公开涉及一种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包括用于抵止血管内壁的环形支撑部(11)和设置在所述环形支撑部两侧的滤网(12),所述环形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111)和与该第一支撑部可解脱地相连的第二支撑部(112),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沿血管布置,并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上分别设置有回收件(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本公开提供的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回收时,可事先通过解脱方式使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相互解脱,即沿二者连接处将过滤器分成两个独立的部分,然后再通过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的回收件分别对其进行回收,这样,可以降低回收一个整体过滤器时与血管壁的接触面积,从而便于回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
背景技术
为防止下腔静脉血液中的栓塞物质在血管中任意移动而进入肺动脉,进而引发肺动脉栓塞,通常会在血管中置入栓塞过滤器以对活动的栓塞物质进行过滤,避免其进入肺动脉系统中,肺栓塞风险解除后,再对栓塞过滤器进行回收。现有的栓塞过滤器大多为伞状结构,为保证栓塞过滤器植入和在体期间其在血管中的平稳性,通常栓塞过滤器的结构设计为增加其与血管内壁的接触面积,同时装置有倒刺结构以防移位,但这样设计后,栓塞过滤器与血管内壁接触的部分容易和血管内壁抱接在一起,即栓塞过滤器与血管内壁紧密贴合,从而给栓塞过滤器的回收造成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该栓塞过滤器在植入和在体期间不易倾斜的同时,能够便于回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包括用于抵止血管内壁的环形支撑部和设置在所述环形支撑部两侧的滤网,所述环形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与该第一支撑部可解脱地相连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沿血管布置,并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上分别设置有回收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过盈配合。
可选地,所述滤网形成为沿远离所述环形支撑部方向渐缩的伞状结构,并且该伞状结构的小端连接有所述回收件。
可选地,所述伞状结构具有弧形外轮廓,所述过滤器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具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根支撑筋,每根所述支撑筋连接在所述环形支撑部的外边缘和所述伞状结构的小端之间,并且在所述滤网内延伸。
可选地,所述回收件为回收钩。
可选地,所述环形支撑部形成为网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滤网具有中心凸起部和围绕该中心凸起部设置的边缘凸起部,所述回收件设置在所述中心凸起部上。
可选地,所述边缘凸起部呈波浪形围绕所述中心凸起部延伸。
可选地,所述中心凸起部与所述环形支撑部的外边缘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中心凸起部为圆锥结构,所述加强筋和所述圆锥结构的母线共线。
可选地,所述环形支撑部两侧的所述滤网关于所述环形支撑部对称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本公开提供的下腔静脉栓塞过滤器回收时,可事先通过解脱方式使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相互解脱,即沿二者连接处将过滤器分成两个独立的部分,然后再通过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的回收件分别对其进行回收,这样,可以降低回收一个整体过滤器时与血管壁的接触面积,从而便于回收,并且在同等情况下,可以设计延长栓塞过滤器的轴向长度,从而增加和血管壁的接触面积,使得该栓塞过滤器植入和在体期间中不易倾斜,回收期长。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雷,未经李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777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