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颗粒物控制技术综合实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76350.2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2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勤;张聪一;才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商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0 | 分类号: | G01N1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徐金生 |
地址: | 30013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径 回风口 送风口 第一过滤器 空气颗粒物 技术综合 实验研究 室内空气 左右两侧 出风口 进风口 静压箱 颗粒物 风机 左端 口径 本实用新型 第二过滤器 溶胶发生器 逐渐扩大 逐渐缩小 换热器 可改变 实验台 中空的 孔网 不锈钢 连通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颗粒物控制技术综合实验台,包括中空的实验室,所述实验室内安装有气溶胶发生器;所述实验室的左右两侧开口且分别与一个变径回风口和一个变径送风口相连通;变径送风口与第一过滤器左端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变径回风口的左端依次通过第二过滤器、一个换热器与一个静压箱的右端相连通;静压箱的左端与一个风机右侧的出风口相连通;风机顶部的进风口与第一过滤器右端的出风口相连通;变径送风口的口径从左到右成逐渐缩小;变径回风口的口径从左到右成逐渐扩大;实验室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不锈钢孔网。本实用新型可改变现阶段室内空气颗粒物的实验研究数量有限的现状,从而可靠进行室内空气颗粒物的实验研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颗粒物控制技术综合实验台。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高浓度的室内污染物将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从轻度的身体不适到严重的疾病,这些危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重。为了减少室内污染物浓度,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众多学者对室内空气颗粒物展开研究。但是,纵观国内外室内空气颗粒物研究现状,其大部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研究,实验研究数量有限。
需要说明的是,“实验研究数量有限”指的是对室内空气颗粒物进行实验研究的数量有限,其原因在于室内空气颗粒物情况复杂,各种颗粒物混杂,无法对单一种类的颗粒物进行研究。
对室内空气颗粒物进行实验研究的数量有限,导致的结果是大部分的室内空气颗粒物的研究以数值模拟为基础,得出的结果与实验研究结果存在偏差,缺乏相应的准确性。为了确保对室内空气颗粒物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需要用大量的实验研究来验证,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来总结归纳出室内空气颗粒物的特性以及运动规律。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装置,其可以改变现阶段室内空气颗粒物的实验研究数量有限的现状,从而可靠地进行室内空气颗粒物的实验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颗粒物控制技术综合实验台,其可以改变现阶段室内空气颗粒物的实验研究数量有限的现状,从而可靠地进行室内空气颗粒物的实验研究,有利于广泛地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颗粒物控制技术综合实验台,包括中空的实验室,所述实验室内安装有气溶胶发生器;
所述实验室的左右两侧开口且分别与一个变径回风口和一个变径送风口相连通;
所述变径送风口与第一过滤器左端的进风口相连通;
所述变径回风口的左端依次通过第二过滤器、一个换热器与一个静压箱的右端相连通;
所述静压箱的左端与一个风机右侧的出风口相连通;
所述风机顶部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过滤器右端的出风口相连通;
所述变径送风口的口径从左到右成逐渐缩小;
所述变径回风口的口径从左到右成逐渐扩大;
所述实验室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不锈钢孔网。
其中,所述实验室的正面设置有一个单开门和一个观察窗。
其中,所述第一过滤器右端的出风口与第一弯头左端开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弯头后端开口通过竖直分布的第一风道与第二弯头前端开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弯头左端开口通过横向分布的第二风道与第三弯头的右端开口相连通;
所述第三弯头的前端开口通过纵向走向的第三风道与第四弯头的后端开口相连通;
所述第四弯头的下端开口通过垂直分布的第四风道与风机顶部的进风口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商业大学,未经天津商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763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