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盖板及其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74628.2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6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杰;郭建峰;齐彬伟;赵炎;张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30;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于桂贤;郑云 |
地址: | 213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板基体 注塑件 极柱 卡接结构 锂离子动力电池 电池 盖板 本实用新型 电池壳内部 盖板螺纹 轴向运动 防爆阀 触发 扭动 内壁 泄漏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盖板及其电池,包括盖板基体,所述盖板基体上设有两个极柱以及在电池壳内部的压力达到第一设定值时被触发的防爆阀,所述极柱外侧套设有注塑件,且所述极柱与盖板基体之间通过注塑件连接,所述极柱和所述注塑件内壁上设有防止极柱扭动的第一卡接结构;所述注塑件底部和盖板基体上设有防止盖板基体与注塑件相对转动的第二卡接结构以及防止盖板基体与注塑件相对轴向运动的第三卡接结构。通过注塑件与极柱和盖板基体的卡接结构,可以保证盖板螺纹连接时承受大的扭矩,而使极柱结构不被破坏,防止电池发生泄漏的危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盖板及其电池。
背景技术
纯电动车辆技术日臻成熟,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渐趋完善,动力电池是各种电动车辆的主要能量载体和动力来源,也是电动车辆整车的主要组成部分。
随着动力电池的大量使用,电池安全性问题越发突出,动力电池由电池壳和内部的电芯组成,电池壳包括壳体和盖板,现有技术中壳体和盖板是通过螺纹方式连接的,由于电池螺纹连接大扭矩会产生电池泄漏问题,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盖板。通过该动力电池盖板,让电池在使用螺纹连接时,电池极柱结构可以承受较大的扭矩,保证极柱结构不在螺纹连接产生的扭矩下造成破坏,引起电池泄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盖板,包括盖板基体,所述盖板基体上设有两个极柱以及在电池壳内部的压力达到第一设定值时被触发的防爆阀,所述极柱外侧套设有注塑件,且所述极柱与盖板基体之间通过注塑件连接,所述极柱和所述注塑件内壁上设有防止极柱扭动的第一卡接结构;所述注塑件底部和盖板基体上设有防止盖板基体与注塑件相对转动的第二卡接结构以及防止盖板基体与注塑件相对轴向运动的第三卡接结构;所述盖板基体底部设有下塑胶座,所述下塑胶座用于盖板基体与电池壳体之间的连接,所述极柱包括柱体和底座,所述下塑胶座上设有与底座形状匹配的定位槽,所述柱体从下向上依次穿过下塑胶座和盖板基体,且端部与注塑件连接,所述极柱与所述下塑胶座和盖板基体之间还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为了防止极柱扭动,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沿周向设置在柱体侧壁上的环形槽以及设置在注塑件内壁上的凸环,所述凸环与所述环形槽匹配连接。
进一步,为了防止盖板基体与注塑件的相对转动,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包括沿周向设置在注塑件底面上的多个凸块以及设置在盖板基体上且与凸块匹配的凹槽,装配时,所述凸块插设在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为了防止盖板基体与注塑件的轴向运动,所述第三卡接结构为倒扣结构,包括设置在注塑件底面上的多个扣柱以及设置在盖板基体上且与扣柱匹配的扣槽,装配时,所述扣柱插入扣槽内。
进一步,为了保证密封圈安装的稳定以及密封效果,所述密封圈外壁为阶梯结构,所述下塑胶座和盖板基体上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与所述阶梯结构匹配,且所述下塑胶座上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盖板基体上通孔的孔径。阶梯机构可以避免密封圈轴向脱出。
进一步,所述防爆阀位于两个极柱之间的盖板基体上,且防爆阀上设有保护贴膜。
具体的,所述极柱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
进一步,为了便于正负极的识别,所述注塑件上设有与正极柱和负极柱对应的正负极标识。
盖板本体上设有在电池壳内部的压力达到第一设定值时被触发的防爆阀,盖板基体与极柱之间通过注塑件连接,正、负极柱上设置有卡槽,与注塑结构配合防止极柱扭动,盖板基体上设置有两种卡槽,与注塑件连接,一种防止盖板基体与注塑件的相对转动,另一种防止盖板基体与注塑件的轴向运动。通过正负极柱、盖板基体的卡槽,可以保证盖板螺纹连接时承受大的扭矩,而使极柱结构不被破坏,防止电池发生泄漏的危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746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