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形床头组合靠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68286.3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5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蒲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燕 |
主分类号: | A47C20/02 | 分类号: | A47C20/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喻依丰 |
地址: | 6211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靠件 芯件 床头 内凹弧面 芯套 本实用新型 外凸弧面 后表面 可变形 连接套 用品技术领域 过渡连接 倚靠 前表面 头枕件 支撑件 立架 顺滑 套件 贴合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床头套件用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变形床头组合靠件,包括第一靠件和第二靠件,第一靠件包括第一芯件和将第一芯件包裹的第一芯套,所述的第一芯件的后表面为平面,第一芯件的前表面包括上部的外凸弧面和下部的内凹弧面,外凸弧面和内凹弧面顺滑过渡连接;第二靠件包括第二芯件和将第二芯件包裹的第二芯套,第二芯件的后表面与第一芯件下部的内凹弧面贴合;所述的第一芯套上设有连接套,连接套开口朝向下方,用于罩在床头立架处实现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相互组合的第一靠件和第二靠件,既能作为人们倚靠时的支撑件,也能作为人们躺倒后的头枕件,功能多样,用途广泛,且结构简单,切换容易。因此,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床头套件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形床头组合靠件。
背景技术
卧床是各种家具中使用时间最多的家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有靠背的软床凭借其精美的设计与良好的舒适性,受到普遍欢迎。人们通常喜欢倚靠在软床的床头上,进行阅读、聊天、看电视等活动,因此床头处的舒适性对人们的影响非常大。现有的软床一般在床头处固定设置有靠背,而软床在设计之初充分考虑其观赏性,但靠背不能进行拆卸和清理,长时间使用后积攒油脂、空气的灰尘等物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不利;同时,固定的靠背对人们腰部的支撑不足,不能为人们提供足够的舒适度,在倚靠一端时间之后会出现腰酸背痛的情况;再者,软床的靠背形状固定,占据了大量的床上空间,但仅仅起到提供倚靠的作用,此外没有更多的作用,不能体现更多的便捷。
由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需要提出更加合理的技术方案,对软床靠背处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其能够提供能更好的舒适度体验,并能够提供除倚靠以外的更多功能,也解决其拆卸清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形床头组合靠件,旨在通过将软床处的靠背改进为组合结构的套件,能够实现套件的组合变形实现靠背和头枕的作用,同时该组合靠件能够方便地进行安装和拆卸,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变形床头组合靠件,包括第一靠件和第二靠件,第一靠件包括第一芯件和将第一芯件包裹的第一芯套,所述的第一芯件的后表面为平面,第一芯件的前表面包括上部的外凸弧面和下部的内凹弧面,外凸弧面和内凹弧面顺滑过渡连接;第二靠件包括第二芯件和将第二芯件包裹的第二芯套,第二芯件的后表面与第一芯件下部的内凹弧面贴合;所述的第一芯套上设有连接套,连接套开口朝向下方,用于罩在床头立架处实现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出上述方案,将第一靠件通过连接套固定在床头处,第二靠件可直接嵌入至第一靠件的下部,人们进行倚靠时,第二靠件提供充分的腰部支撑;第二靠件也可放倒,此时第二靠件作为头枕使用。如此实现了第一靠件和第二靠件的组合变形使用,十分便捷。
进一步的,第一靠件和第二靠件的连接需要足够稳定,才能达到更好的体验效果,因此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所述的第一靠件和第二靠件通过绑带、扣带、魔术贴、卡扣或磁性件可拆卸式连接。在第二靠件嵌入第一靠件的下部时,可通过但不限于绑带、扣带、魔术贴、卡扣或磁性件加强第二扣件与第一扣件的连接紧密性,是的人们在倚靠时整个组合靠件结构紧凑稳定。
再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靠件上设置有绑带,第二靠件上设置有线扣,绑带穿过线扣将第二靠件与第一靠件紧固连接。这种结构简单易实现,调整方便,不易损坏。
进一步的,第一芯件和第二芯件分别设置在第一芯套和第二芯套上,长期使用后需要进行更换、清洗等维护,为了方便维护的进行,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所述的第一芯套和第二芯套上设置开口,开口通过拉链实现开启和关闭。在使用过程中拉链将开口处封闭,在需要取出内部的芯件时,通过拉链开启开口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燕,未经刘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82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