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集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67257.5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8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鲁冬梅;任永其;张翠萍;温继良;周元清;李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溪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531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箱 预制 过滤池 生态净化 隔板 沉淀池 模块化 清水池 插接 生物净化池 排水管 集成装置 人工湿地 进水管 水生植物 人工湿地系统 污水处理能力 间距设置 内部固定 砂石过滤 生物填料 水分供应 蓄水能力 过流孔 阻尼网 内壁 分隔 泥沙 | ||
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集成装置,包括模块化的沉淀池、生态净化过滤池和清水池;沉淀池包括第一预制沉箱,第一预制沉箱的中部插接有第一隔板,第一预制沉箱的顶部上设有弧形砂石过滤网且内壁上等间距设置有阻尼网;生态净化过滤池包括第二预制沉箱,第二隔板将第二预制沉箱分隔为过滤池和生物净化池,第二隔板的底部开有过流孔,生物净化池内部固定有若干生物填料绳,沉淀池的排水管插接于生态净化过滤池的进水管中;清水池的包括第三预制沉箱,生态净化过滤池的排水管插接于清水池的进水管中。该装置可防止泥沙进入系统中造成后期清理困难,蓄水能力好,可保持对水生植物水分供应,防止人工湿地系统出现污水处理能力下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湿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湿地是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人为建造和控制运行的沼泽地类似的地表水体,类似自然沼泽地。由基质、水体、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是一种集物理、化学、生化反应于一体的废水处理技术,是一个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的综合生态系统。
模块化的人工湿地系统以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为技术基础,采用人工湿地池作为整个系统的承载载体,根据目标污水选择适当的调料填充,并在顶端种植相应植物,利用填料过滤截留,微生物吸附分解,植物根系吸收转化等基础措施,确保对水中污染物质的分解和去除。可根据不同的处理水量及现场场地条件,选择相应的模块进行安装,简便快捷。适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乡镇污水处理、生活小区污水处理项目。具有系统结构简单、维护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等优势。
然而现有的人工湿地池底板及池壁板多采用混凝土现浇的施工方式,虽整体性高,但是建造周期长、造价较高,后期维护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620561147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系统,申请号为201820080802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系统,上述系统存在以下缺陷:1、携带泥沙的雨水进入格栅池后极易堵塞进水管,造成雨水及污水处理系统失效,且沉积与格栅池底部的泥沙清理困难;2、人工湿地系统的蓄水能力不足,水生植物极易因缺水而萎缩,造成人工湿地系统处理雨水、污水的能力下降;3、连接方式复杂,造成模块更换时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集成装置,该装置可将雨水中的泥沙阻挡于人工湿地系统外部,防止泥沙进入系统中造成后期清理困难;该装置蓄水能力好,可保持对水生植物水分供应,防止人工湿地系统因水生植物缺水死亡出现污水处理能力下降;各模块连接方式简单,模块更换更加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模块化的沉淀池、生态净化过滤池和清水池;
所述的沉淀池包括顶部开口的第一预制沉箱,第一预制沉箱的中部插接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与第一预制沉箱底部预留有过流通道,第一隔板与第一预制沉箱的左面板顶部上设有弧形砂石过滤网,第一隔板与第一预制沉箱的内壁从上至下等间距设置有阻尼网,阻尼网选用尼龙网,第一预制沉箱的上部设有向外伸出的排水管;
所述的生态净化过滤池包括顶部开口的第二预制沉箱,第二预制沉箱的中部插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第二预制沉箱分隔为左侧的过滤池和右侧的生物净化池,第二隔板的底部开有过流孔,过滤池的左面板上部设有向内伸入的进水管,净化池的右面板上部设有向外伸出的排水管,过滤池内从上至下预填充有活性污泥层、第一活性炭层、粗砂砾层、细沙层和第二活性炭层,活性污泥层上种植有水生植物,第二活性炭层底部固定有滤水网,滤水网下方的空间为积水腔,生物净化池内部固定有若干生物填料绳,生物填料绳内捻制有微生物菌落,沉淀池的排水管插接于生态净化过滤池左侧的进水管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溪师范学院,未经玉溪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72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固型生态浮床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式原位水质净化景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