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卡扣装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67106.X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7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爽;潘永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思驼众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料机构 装配装置 驱动机构 推料机构 汽车卡 装配 半自动化 推料口 卡扣 底座 按压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 装配过程 按压力 转动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卡扣装配装置,其包括底座、驱动机构、推料机构和转料机构,驱动机构、推料机构及转料机构均直接或间接地设置于底座上;驱动机构与转料机构相连接,以驱动其转动;该装配装置通过转料机构,将卡扣输送至推料口附近,再通过设置于推料口上方的推料机构,将其推出以实现装配操作。该装配装置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卡扣的安装,相对于人工安装,其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并且,其还可以控制按压的行程及按压力,在半自动化装配过程中可以准确、一致地完成设计装配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其结构紧凑,可以适用于绝大多数的汽车卡扣的半自动化装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卡扣出料的半自动化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卡扣是汽车装配过程中常用的零件,其主要用于内饰件、塑料件以及玻璃等部件的固定。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高;现今的汽车生产过程也随之提速,越来越多的自动化机器人取代了人工。
然而,对于汽车卡扣件来,因为其零件较小,安装位置通常较隐蔽,因此对于其装配的自动化程度是较底的,很多时候仍是依赖于人工的方式进行装配;其劳动强度大,安装效率低,装配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亦难以达到设计要求。
虽然,现有技术中针对少数外露位置的卡扣设计了装配工装,例如CN204195205U汽车前立柱方卡扣装配工装、CN108436412A一种汽车玻璃胶条卡扣装配机,等为数不多的针对性的装配工装面世,但其因为设备复杂、能装配的卡扣位置有限等原因,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普通性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使用场景更加广泛、结构较为紧凑,并且装配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好的汽车卡扣装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准确性高、装配效率高、使用便捷、自动化程度更高,并且压力和行程可调节的汽车卡扣装配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方案是:
一种汽车卡扣装配装置,其主要包括底座、驱动机构、推料机构和转料机构,驱动机构、推料机构及转料机构均直接或间接地设置于底座上;驱动机构与转料机构相连接,以驱动其转动;例如,转料机构设置于底座上,驱动机构穿过底座后与转料机构相连接以驱动其转动,推料机构固设于底座上。
所述底座上设有通孔和出料孔,出料孔处设有开合机构,开合机构包括开合板和轴柱,开合板经由轴柱铰接于出料孔处,以形成下压可开的常闭式出料通道。更佳地,出料通道下方还设有出料口。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轴承和连接轴,电机的输出端与连接轴下端相连,连接轴贯穿轴承后上端供转料机构的转料盘与其相连接;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控制电机工作的PLC控制器和用于启动或停止电机的启动按钮,电机在PLC控制器的控制下工作,以使得转料盘可以在电机驱动下一次旋转一个工位的角度。
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推料座、推料架、推料头和气缸组件,推料座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底座上,推料架固设于推料座上,而气缸组件则固设于推料架上;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气缸和活塞,气缸为中空结构,其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密封,活塞由塞柱和塞杆组成,塞柱配合于气缸的中空气缸腔内而塞杆由开口端伸出并与推料头相连接;塞柱将气缸的气缸腔分隔为上缸和下缸,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分别与上缸和下缸相连通,从而可以通过由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分别向上缸和下缸中通入工作气(例如压缩空气)而推动活塞向下或是向上移动,气缸通过固定件被固定至推料架上。所述推料机构还包括推料按钮,用于控制向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供气的电磁阀的开闭从而使得推料机构完成推料操作;具体来说,先经由第一气阀向上缸内充入工作气,工作气推动活塞向下位移(下缸相应地排气),带动推料头向下移动以完成推料操作;完成推料后,经由第二气阀向下缸内充入工作气,工作气推动活塞向上位移(上缸相应地排气),从而带动推料头向上移动以实现复位;上缸和下缸的排气可以通过额外的阀门或是由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思驼众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思驼众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71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