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伤口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66130.1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4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黄柏诚;萧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际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琳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孔 第二腔室 负压 伤口治疗仪 第一腔室 负压装置 壳体 压力传感器 分隔板 侦测 连通 配置 压力传感器配置 室内 本实用新型 彼此分离 流体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负压伤口治疗仪包含壳体、负压装置以及压力传感器。壳体具有分隔板,配置以把壳体划分为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分隔板具有第一穿孔以及第二穿孔,第二腔室配置以收集流体。负压装置位于第一腔室并通过第一穿孔连通第二腔室,负压装置配置以向第二腔室提供负压。压力传感器位于第一腔室并通过第二穿孔连通第二腔室,压力传感器配置以侦测第二腔室内的压力。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彼此分离。负压伤口治疗仪能够精准地侦测和控制第二腔室内的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负压伤口治疗仪。
背景技术
负压伤口疗法为近年来越来越普及的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辅助性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的特点是通过给伤口表面施加负压,使伤口表面均匀接受负压而缩小以外,尚能起到引流体液的作用,还能充填伤口局部缺损,去除过多的渗出物,并为伤口闭合提供一个相对湿润而不是潮湿的环境,减轻伤口周围组织水肿,刺激肉芽组织增生。
目前,负压伤口疗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许多急和慢性伤口,包括骨科、软组织、皮肤移植、压疮、下肢静脉溃疡、糖尿病足、外科感染,以及术后伤口等。医师会根据病患过去的疾病史、目前的生理状况、用药现况、自主能力等,并评估伤口的大小、深度、渗液量、是否受感染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告知病患是否适合使用负压伤口疗法进行治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负压伤口治疗设备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负压伤口治疗仪,其中的压力传感器能够精准地侦测第二腔室内的压力,进而有助控制单元能够精准地控制第二腔室内的压力,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负压伤口治疗仪包含壳体、负压装置以及压力传感器。壳体具有分隔板,配置以把壳体划分为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分隔板具有第一穿孔以及第二穿孔,第二腔室配置以收集流体。负压装置位于第一腔室并通过第一穿孔连通第二腔室,负压装置配置以向第二腔室提供负压。压力传感器位于第一腔室并通过第二穿孔连通第二腔室,压力传感器配置以侦测第二腔室内的压力。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彼此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负压伤口治疗仪更包含第一管线以及第二管线。第一管线连接于负压装置与第一穿孔之间。第二管线连接于压力传感器与第二穿孔之间。第一管线与第二管线彼此分离。
前述的负压伤口治疗仪更包含调压阀以及第三管线。调压阀位于第一腔室并连接第一管线。第三管线连接调压阀至壳体外。
前述的负压伤口治疗仪更包含控制单元。此控制单元位于第一腔室,且电性连接调压阀以及压力传感器。
前述的负压伤口治疗仪更包含第四管线。此第四管线连接负压装置至壳体外。
前述的负压伤口治疗仪更包含控制单元。此控制单元位于第一腔室,且电性连接负压装置以及压力传感器。
前述的负压伤口治疗仪中的壳体具有入口。此入口连通第二腔室,且配置以让流体流入第二腔室。
前述的负压伤口治疗仪中的入口配置以连接医疗器材。
前述的负压伤口治疗仪中的负压装置为负压泵。
前述的负压伤口治疗仪中的壳体包含第一子壳体以及第二子壳体。分隔板连接第一子壳体,第一子壳体定义第一腔室。第二子壳体可拆卸地连接第一子壳体,第二子壳体定义第二腔室。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负压伤口治疗仪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际精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际精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61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引流袋
- 下一篇:一种普外科用肠外瘘伤口负压吸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