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物质颗粒加工的玉米秸秆输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65575.8 | 申请日: | 2018-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9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倩;李汉峄;张玉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泉县康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04 | 分类号: | B65G4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秸秆 框体 压辊 本实用新型 输料装置 生物质颗粒 输送机 支撑板 支架 电机 矩形框结构 人工工作量 传送带 对称设置 工作效率 均布设置 框体两侧 人工成本 一端设置 运输设备 轴向均布 转动配合 传动带 防滑部 过渡件 矩形框 支撑腿 周侧面 加工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质颗粒加工的玉米秸秆输料装置,涉及玉米秸秆输料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输送机,输送机包括框体、传送带和均布设置在框体底部的支撑腿,框体两侧对称设置有一支架;两支架之间转动配合有一压辊;压辊设置在框体一侧;压辊周侧面轴向均布设置有防滑部;框体一侧装设有一支撑板;支撑板上装设有一电机;电机通过一传动带与压辊配合;框体为一矩形框结构,矩形框一端设置有一过渡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压辊将运输设备上的玉米秸秆输入输送机上,减少了在对玉米秸秆进行输送时的人工工作量及操作工序,提高了工业化程度,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玉米秸秆输料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生物质颗粒加工的玉米秸秆输料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颗粒是在常温条件下利用压辊和环模对粉碎后的生物质秸秆、林业废弃物等原料进行冷态致密成型加工。原料的密度一般为0.1-0.13t/m3,成型后的颗粒密度1.1-1.3t/m3,方便储存、运输,且大大改善了生物质的燃烧性能。玉米秸秆是供作饲料为主的粮、经、饲兼用作物,玉米秸秆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作为一种,玉米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可利用的化学成分,可用作畜牧业饲料的原料。农作物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质能资源。
目前,现有的玉米秸秆输料装置不便于将玉米秸秆从运输设备上直接送入输送机上,过程中还需要利用人力或设备将玉米秸秆从运输设备上送入输送机上,导致了工作量的提升,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物质颗粒加工的玉米秸秆输料装置,通过利用压辊将运输设备上的玉米秸秆输入输送机上,减少了在对玉米秸秆进行输送时的人工工作量及操作工序,提高了工业化程度,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玉米秸秆输料装置不便于将玉米秸秆从运输设备上直接送入输送机上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生物质颗粒加工的玉米秸秆输料装置,包括输送机,所述输送机包括框体、传送带和均布设置在框体底部的支撑腿,所述框体两侧对称设置有一支架;两所述支架之间转动配合有一压辊;所述压辊设置在框体一侧;所述压辊周侧面轴向均布设置有防滑部;所述框体一侧装设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装设有一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一传动带与压辊配合;通过利用压辊将运输设备上的玉米秸秆输入输送机上,减少了在对玉米秸秆进行输送时的人工工作量及操作工序,提高了工业化程度,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为一矩形框结构,所述矩形框一端设置有一过渡件;所述过渡件为一三棱柱结构,所述三棱柱的一条棱处轴向开设有一切口,通过在运输设备与输送机之间设置过渡件,提高了运输设备与输送机之间无缝连接的程度,便于压辊将玉米秸秆送入输送机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一杆体,所述杆体一端设置有一第一支杆;所述杆体与框体之间通过一第二支杆连接;所述第一支杆一端开设有一轴孔;所述压辊两端均设置有与轴孔转动配合的转轴。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上均布设置有防滑凸起。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压辊将运输设备上的玉米秸秆输入输送机上,减少了在对玉米秸秆进行输送时的人工工作量及操作工序,提高了工业化程度,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运输设备与输送机之间设置过渡件,提高了运输设备与输送机之间无缝连接的程度,便于压辊将玉米秸秆送入输送机上。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泉县康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临泉县康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55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能够将成型后的玻璃瓶转移至传送带的转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