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木工压刨的自动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65382.2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4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徐荣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鑫业电动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C1/04 | 分类号: | B27C1/04;B27C1/12;B27C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徐莉芳 |
地址: | 211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料辊轮 刨刀轴 轴承孔 自动进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 变速齿轮箱 深沟球轴承 传动链轮 主动链轮 小齿轮 木工 压刨 模块化设计 滑动轴承 机架两端 两侧设置 两端支撑 维修更换 链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木工压刨的自动进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内部两侧设置有两个轴承孔,所述两个轴承孔中分别安装深沟球轴承,所述两个深沟球轴承在刨刀轴两端支撑刨刀轴,所述机架两端轴承孔的两侧均设置有进料辊轮槽,进料辊轮通过滑动轴承安装在进料辊轮槽中,所述刨刀轴的一端安装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的另一侧安装有变速齿轮箱,所述变速齿轮箱的另一侧安装有主动链轮,所述刨刀轴的前侧安装有第一进料辊轮,所述刨刀轴的后侧安装有第二进料辊轮,所述进料辊轮上安装有传动链轮,传动链轮与主动链轮用链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寿命长,且采用模块化设计,维修更换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刨机的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木工压刨的自动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木工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快,木工,是一门工艺,一门独有的技术,也是建筑常用的技术,是中国传统三行之一。当今社会“木工”职业应用领域广泛。比如房屋建设领域,船舶领域,美化景观建设,还有现在最常见的装饰装潢领域,其中在木工的使用工具中种类繁多,压刨机就是其中一种,方便对于木材的表面处理,和刨削木材的厚度,并且能够接一次性切除较厚的材料,因而在木工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现有的木工压刨进料装置,多采用皮带配合齿轮变速,结构松散,占用机器内部空间大,皮带寿命短;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木工压刨的自动进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工压刨的自动进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木工压刨进料装置,多采用皮带配合齿轮变速,结构松散,占用机器内部空间大,皮带寿命短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工压刨的自动进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内部两侧设置有轴承孔,所述轴承孔中分别安装深沟球轴承和斜滚子轴承,所述深沟球轴承和斜滚子轴承安装在刨刀轴的两端,所述轴承孔两侧均设置有进料辊轮槽,所述刨刀轴的一端安装有小齿轮,所述刨刀轴的另一端安装有主齿轮,所述小齿轮的另一侧安装有变速齿轮箱,所述变速齿轮箱的另一侧安装有主动链轮,所述刨刀轴的前侧安装有第一进料辊轮,所述刨刀轴的后侧安装有第二进料辊轮,所述第一进料辊轮和第二进料辊轮的两侧均安装有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与进料辊轮槽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所述滑动轴承的下方安装有压板,所述第二进料辊轮的一端安装有两个传动链轮,所述第一进料辊轮的一端安装有小链轮,所述一个传动链轮与小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另一个传动链轮与主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优选的,所述变速齿轮箱的另一侧安装有短轴,且短轴与主动链轮通过平键连接。
优选的,刨刀轴延伸至主齿轮的内部,刨刀轴与主齿轮通过平键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缩弹簧的顶端与机架完全贴合,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机架上特殊设置的圆柱孔内,所述压缩弹簧的底面与滑动轴承完全贴合。
优选的,所述刨刀轴的另一端与小齿轮通过螺纹连接,且小齿轮与变速齿轮箱通过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上端面与滑动轴承的底面完全贴合,所述压板与机架通过螺钉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刨刀轴的另一端与变速齿轮连接使刨刀轴的转速被降低传动到刀轴链轮上对传动链轮进行传动;
2、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链轮的转动带动第二进料辊轮的转动,再通过两个小链轮使第一进料辊轮和第二进料辊轮联动;
3、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轴承的上方安装有压缩弹簧使滑动轴承一直处于下压状态,使放入装置的工件被下压保持稳定;
4、本实用新型通过刨刀轴的一端安装有主齿轮方便与动力连接,变速箱采用模块式结构,方便拆卸装置维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鑫业电动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鑫业电动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53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