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上下料机构的矫直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64353.4 | 申请日: | 2018-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0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殷季轩;殷晓辉;季佳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利邦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02 | 分类号: | B21D3/02;B21D43/00;B21D4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孟阿妮 |
| 地址: | 226333 江苏省南通市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矫直机构 上料机构 下料机构 棒材 导向管 上料 本实用新型 上下料机构 矫直通道 上矫直辊 下矫直辊 下料通道 矫直机 上料口 下料口 下料 晃动幅度 生产效率 精准度 有效地 直线度 磕碰 左端 开口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上下料机构的矫直机,包括上料机构、下料机构、矫直机构;矫直机构的左方、右方分别设置有下料机构、上料机构;矫直机构包括上矫直辊、下矫直辊;上矫直辊与下矫直辊之间相配合形成矫直通道,矫直通道的左端、右端分别为矫直机构的下料口、上料口;下料机构包括下料通道;下料通道的开口与矫直机构的下料口相对应;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导向管,上料导向管与矫直机构的上料口相对应;本实用新型的下料机构的设置使得棒材下料后不受磕碰,保证了棒材下料后的直线度;上料机构的设置减轻了工人的操作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上料导向管有效地限制了棒材的晃动幅度,提高了棒材进入矫直机构的精准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矫直机,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上下料机构的矫直机。
背景技术
矫直机是对金属型材、棒材、管材、线材等进行矫直的设备,矫直机通过矫直辊对棒材等进行挤压从而改变棒材等的直线度,矫直辊一般为两排,矫直辊数量不等。矫直机一端设有上料口,另一端设有下料口,上料口指向下料口的方向为进料方向。矫直机的工作原理为:棒材从矫直机的上料口进入矫直机构,矫直机的电动机通过带传动驱动矫直辊旋转对从多个矫直辊之间穿过的棒材进行挤压,改变棒材的直线度;棒材经矫直后从下料口下料。
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棒材从下料口刚刚出来后,棒材的端头悬在半空中,随着棒材矫直的不断进行,经下料口出来的棒材长度不断增加,在重力的作用下,棒材远离下料口的端头向下垂落,容易破坏棒材经矫直后得到的直线度。
随着棒材矫直的结束,整根棒材全部从下料口出来,整根棒材掉落至下料口处的平台上,棒材掉落至平台上容易受到磕碰,破坏棒材经矫直后得到的直线度,必要时甚至需要对棒材进行二次矫直。这种下料方式容易破坏棒材矫直后的直线度,不利于保护棒材的直线度。
此外,矫直机在上料时,一般是工人手动将待矫直的棒材从上料口插入多个矫直辊之间的矫直通道,同时工人需要将手托在棒材下方以保证棒材的高度与矫直通道一致,直至将棒材全部送入矫直机为止。由于待矫直的棒材一般很重,这种送料方式使得工人的操作强度很大,工人需要耗费大量力气才能完成上料作业,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上下料机构的矫直机。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上下料机构的矫直机,包括上料机构、下料机构、矫直机构;矫直机构的左方、右方分别设置有下料机构、上料机构;矫直机构包括上矫直辊、下矫直辊;下矫直辊设置于上矫直辊的下方;上矫直辊与下矫直辊之间相配合形成矫直通道,矫直通道的左端、右端分别为矫直机构的下料口、上料口;
下料机构包括下料通道、下料连接板;下料通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下料通道的开口与矫直机构的下料口相对应;下料通道的前侧壁开设有下料槽;下料槽的前侧设置有下料连接板,下料连接板向下倾斜设置;下料槽的下端与下料连接板平滑相连;
下料连接板的前端设置有下料挡板;下料挡板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开口向后的圆弧形,下料挡板的下端与下料连接板平滑相连;下料通道、下料连接板的下端均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为多个;下料挡板的内侧壁、下料连接板的上侧壁均铺设有橡胶层;
下料通道的后方设置有一号支撑台;下料通道的后侧壁开设有开口槽;开口槽的后侧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为多个,多个电动推杆从左到右均匀间隔排列;下料通道的内部设置有推板;电动推杆的伸入开口槽的推杆前端均与推板固定相接;电动推杆均固定设置于一号支撑台的上端;
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连接板、上料导向管、二号支撑台;二号支撑台设置于矫直机构的右方,二号支撑台与矫直机构之间具有间隔;二号支撑台的上端设置有上料导向管,上料导向管与矫直机构的上料口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利邦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利邦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43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型整形设备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地用小型钢管矫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