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草莓种植桩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64230.0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1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丁思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思年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力澜律师事务所 34127 | 代理人: | 王际复;吕晓璐 |
地址: | 231380 安徽省六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植盆 固接 立管 空心座 环管 托盘 草莓种植 连接管 外周面 支撑板 立柱 喷头 本实用新型 进水管 堵头 空腔 竖直 弯头 下端 底座 底座上端面 层状分布 水平设置 左右两侧 伸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草莓种植桩,包括:底座、空腔、圆柱空心座、支撑板、立柱、托盘、种植盆、立管、堵头、连接管、环管、喷头、进水管、弯头,圆柱空心座竖直固接在底座上端面中部,圆柱空心座外周面左、右两侧分别安装一排支撑板,支撑板不与圆柱空心座连接的另一端竖直固接一个立柱,每个立柱的顶端均固接一个托盘,种植盆放置在托盘上,种植盆呈层状分布,立管下端向下伸入底座的空腔内,堵头固接在立管的顶端,立管外周面左右两侧分别水平固接一排连接管,每层种植盆的上方均水平设置一根环管,连接管另一端与环管内侧连接,环管外周面下侧对应于种植盆的位置安装一个喷头,进水管通过弯头与立管下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提高草莓种植密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草莓种植桩,应用于草莓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草莓营养价值丰富,被誉为是“水果皇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PP、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鞣酸、天冬氨酸、铜、草莓胺、果胶、纤维素、叶酸、铁、钙、鞣花酸与花青素等营养物质。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草莓种植技术不断发展,一般将草莓置于大棚内种植,大棚里栽培草莓一般是将之前培育好的草莓移栽至事先翻耕好的土垄上,对于一些对游客开放的草莓大棚来说,如何提高草莓的养殖密度直接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现有的种植方式只能在土地表面进行种植,且由于游客较多,容易将种植在地面上的草莓踩坏,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草莓种植桩,结构新颖,可提高草莓的种植密度,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草莓种植桩,包括:底座、空腔、圆柱空心座、支撑板、立柱、托盘、种植盆、立管、堵头、连接管、环管、喷头、进水管、弯头,所述底座内部开设一个空腔,所述圆柱空心座竖直固接在底座上端面中部,所述圆柱空心座外周面左、右两侧分别安装一排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且左侧安装板与右侧安装板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板不与圆柱空心座连接的另一端竖直固接一个立柱,所述立柱下端与支撑板上端面固接,且每个立柱的顶端均固接一个托盘,所述种植盆放置在托盘上,所述种植盆呈层状分布,所述立管竖直设置在圆柱空心座的内部,且立管下端向下伸入底座的空腔内,所述堵头固接在立管的顶端,所述立管外周面左右两侧分别水平固接一排连接管,每层种植盆的上方均水平设置一根环管,所述连接管不与立管连接的另一端向外穿出圆柱空心座后末端与环管内侧连接,所述环管外周面下侧对应于种植盆的位置开有下水孔,且每个下水孔的位置安装一个喷头,所述进水管一端伸入空腔内,且通过弯头与立管下端连接,所述进水管另一端与外接水泵出水端连接。
同一侧的支撑板、连通管的数目一致,均为3~5个。
同一高度位置的两个支撑板之间的连线经过圆柱空心座的圆心。
同一高度上的两个连接管在立管圆周方向上呈均匀分布。
采用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将传统单一平面的草莓种植方式改变成多为空间的草莓种植方式,提高了草莓的种植密度;
2、可避免采摘人员践踏草莓,防止草莓受到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草莓种植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空腔;3-圆柱空心座;4-支撑板;5-立柱;6-托盘;7-种植盆;8-立管;9-堵头;10-连接管;11-环管;12-喷头;13-进水管;14-弯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思年,未经丁思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42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