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氯乙烯树脂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62151.6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5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耿佃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F2/01 | 分类号: | C08F2/01;C08F114/06 |
代理公司: | 淄博启智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80 | 代理人: | 王燕 |
地址: | 2553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氯乙烯 树脂 生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生产装置。所述的聚氯乙烯树脂生产装置,包括聚合反应釜和产品罐,还包括强制回收槽、单体储罐和缓冲罐,聚合反应釜与强制回收槽、缓冲罐、产品罐依次相连,强制回收槽还与单体储罐相连,单体储罐与聚合反应釜相连;其中,聚合反应釜的内壁及强制回收槽的内壁分别设置纳米涂层。本实用新型釜壁光滑,不粘附单体和树脂,渣料少,用水量少,单体回收效果好;且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树脂生产过程中,在反应升温以及釜壁细小裂纹等因素的作用下,釜壁上容易吸附单体,造成反应渣料增多,且粘附在釜壁上,不容易分离。
目前采用的方法是聚合反应完毕后,先釜内自压回收单体后,再釜内强制回收单体,最后经高压清洗反应釜的釜壁后,才能继续生产。在高压清洗后,也常利用现有的釜壁修补剂修复细小裂纹,但是效果较差,仍会产生较多渣料,且高压清洗极大浪费了水资源。
另外,为了节约单体用量,自压回收和强制回收时间大于13小时,导致生产周期长,且物料长期占用聚合反应釜,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避免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釜壁光滑,不粘附单体和树脂,渣料少,用水量少,生产周期短,单体回收效果好的聚氯乙烯树脂生产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聚氯乙烯树脂生产装置,包括聚合反应釜和产品罐,还包括强制回收槽、单体储罐和缓冲罐,聚合反应釜与强制回收槽、缓冲罐、产品罐依次相连,强制回收槽还与单体储罐相连,单体储罐与聚合反应釜相连;其中,聚合反应釜的内壁及强制回收槽的内壁分别设置纳米涂层。
其中:
所述的纳米涂层的厚度为1-2mm。
所述的强制回收槽的数量为1-3个。当产量较大时,可以将强制回收槽同时打开,循环使用。当产量较小时,只打开一个强制回收槽即可满足生产需要。
工作原理及过程:
聚合反应完毕后,在聚合反应釜内先进行自压回收,自压回收结束后,将聚合反应釜的物料打入强制回收槽,进行强制回收,强制回收结束,物料进入缓冲罐,经过缓冲后进入产品罐备用。强制回收的单体进入单体储罐后,再回到聚合反应釜内部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强制回收槽、缓冲罐,改变了生产过程。聚合反应完毕后,在聚合反应釜内先进行自压回收,自压回收结束后,聚合反应釜的物料进入强制回收槽,进行强制回收。工艺改进前,自压回收和强制回收整个周期为13小时;工艺改进后,周期缩短了2小时,生产周期为11小时,提高了装置的生产能力。
本实用新型在聚合反应釜与强制回收槽的内壁上喷涂1-2mm的纳米材料,使得聚合反应釜与强制回收槽不粘附单体和树脂,耐温性高,易清洗,大大减少了清洗水的用量。
综上,本实用新型釜壁光滑,不粘附单体和树脂,渣料少,用水量少,单体回收效果好;且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聚合反应釜结构示意图;
图3是强制回收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聚合反应釜;2、缓冲罐;3、产品罐;4、强制回收槽;5、单体储罐;6、纳米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职业学院,未经淄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21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停放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伸缩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