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施工的透水沥青路面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61743.6 | 申请日: | 2018-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9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印台;申晓强;张红霞;闫利强;石文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11/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102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上端 引流管 透水混凝土层 透水沥青路面 本实用新型 中粗砂垫层 防水层 碎石层 土工布 反滤 施工 铺设 道路堵塞 等距间隙 均匀设置 沥青路面 渗水能力 进水口 上表面 面层 压实 堆积 基层 雨水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沥青路面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施工的透水沥青路面,包括基层,所述基层上端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上侧两端均匀设置有多个倾斜的引流管,且多个引流管等距间隙设置,多个所述引流管上端开设有进水口,多个所述引流管上端设置有反滤土工布,所述反滤土工布上侧铺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上端压实有中粗砂垫层,所述中粗砂垫层上端铺设有透水混凝土层,所述透水混凝土层上表面设置有面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渗水能力,便于施工,保证路面不会出现雨水堆积,导致道路堵塞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路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施工的透水沥青路面。
背景技术
透水沥青路面,指压实后空隙率在20%左右,能够在混合料内部形成排水通道的新型沥青混凝土面层,透水沥青路面采用大空隙沥青混合料作表层,将降雨透入到排水功能层,并通过,层内将雨水横向排出,从而消除了带来诸多行车不利作用的路表水膜,显著提高雨天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同时,由于排水沥青路面的多孔特征可以大幅降低交通噪音,也被称为,低噪音沥青路面。
普通的透水沥青路面虽然具有上述的排水功能,但是其排水能力有限。在雨水天,气里,降水速度超过透水沥青路面的排水速度时,透水沥青路面将排水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仍无法及时将路面的水排走,导致路面存在积水,使透水沥青路面的优越性不能得到发挥,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施工的透水沥青路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施工的透水沥青路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便于施工的透水沥青路面,包括基层,所述基层上端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上侧两端均匀设置有多个倾斜的引流管,且多个引流管等距间隙设置,多个所述引流管上端开设有进水口,多个所述引流管上端设置有反滤土工布,所述反滤土工布上侧铺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上端压实有中粗砂垫层,所述中粗砂垫层上端铺设有透水混凝土层,所述透水混凝土层上表面设置有面层。
优选的,所述基层上端呈V形设置,所述碎石层下端呈倒V形设置。
优选的,多个所述引流管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混凝土层。
优选的,所述基层两侧均设置有水沟,且引流管与水沟相连。
优选的,所述面层具体为多孔隙沥青磨耗层。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施工的透水沥青路面,有益效果在于:该透水沥青路面结构简单,便于施工,通过多孔隙沥青磨耗层、透水混凝土层、中粗砂垫层和碎石层,在保证路面整体机构稳定性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路面整体的渗水能力,设置倾斜的引流管,能够将路面渗漏的雨水进行排出,使得路面不会因雨水而导致道路淹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施工的透水沥青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施工的透水沥青路面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面层1、透水混凝土层2、中粗砂垫层3、碎石层4、反滤土工布5、进水口6、引流管7、混凝土层8、防水层9、基层10、水沟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显然,描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便于施工的透水沥青路面,包括基层10,基层10上端呈V形设置,基层10上端设置有防水层9,基层10是路面建设的基础,起到整体支撑作用,基层10的上端呈V形设置,能够便于水的流动,能够保证水不会流入到基层10内,有效避免基层10不会因雨水浸泡导致松软,保证道路的结构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17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行道板及装配式人行走道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越障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