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有刷电机端盖和有刷电机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57589.5 | 申请日: | 2018-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9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争;刘姝依;刘扬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珠峰电驱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H02K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67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端盖 直流有刷电机 本实用新型 电机 有刷电机 端盖 边线 凸出 电机领域 电机外壳 方形凹槽 摩擦碰撞 配合关系 碳刷支架 制造成本 中心连线 限位槽 槽口 立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公开了一种直流有刷电机端盖和有刷电机电机,其中,所述的电机端盖(1)上的立柱(101)中心连线与方形凹槽(102)其中一条边线的夹角α在20°~45°;所述电机端盖(1)的凸出限位槽(103)的槽口内侧2边的夹角β在8°~20°。这么做加强了电机端盖(1)与电机外壳(6)以及碳刷支架(2)间的配合关系,用少量的部件完成本来需要大量部件才能达到的功能,减少部件间的相互摩擦碰撞的可能性,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电机的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直流有刷电机端盖和具有该端盖的直流有刷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的直流有刷电机端盖都采用冲压结构,其缺点是冲压件结构功能单一,与有刷电机其余配件之间的相互整合时,需要大量的部件间相互配合,整个过程繁琐却不够紧凑精密,导致电机异常震动,影响了有刷电机的成品合格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如图2所示,电机端盖(1)内侧有立柱(101)立于方形凹槽(102)上,立柱中心连线与方形凹槽其中其中一条边线的夹角α在20°~45°。
如图3所示,电机端盖(1)中的凸出限位槽(103)的槽口内侧2边的夹角β在8°~2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机端盖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机端盖与壳体装配示意图。
附图说明:1.电机端盖;2.碳刷支架;3.轴承;4.轴;5.碳刷;
6.电机壳体;7.转子;8.定子;101.立柱;102.方形凹槽
103.凸出限位槽;601.外壳内壁凸台。
具体实施方案
据图1所示的实用新型直流有刷电机,其电机端盖(1)在与碳刷支架(2)装配时,碳刷支架(2)通孔通过立柱(101),其边沿与方形凹槽(102)边沿贴合,然后通过与电机外壳(6)的相互作用使三者相互固定卡死。
据图3所示的是电机端盖与电机外壳装配过程中,在保证电机外壳(6)与电机端盖(1)端面贴紧的情况下,外壳内壁凸台(601)的圆角与凸出限位槽(103)的内侧面是相互贴紧甚至有轻微的形变,这样足以保证电机整个外壳在电机转动之后异常震动。
而图1-3所示的夹角α和β的可调范围是为了满足不同型号碳刷支架(2)的需要。通过调节角度α来控制方形凹槽(103)与碳刷支架边沿贴合,通过控制角度β来满足不同厚度需求的碳刷支架(2)表面与电机端盖(1)内表面以及电机外壳(6)上表面贴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珠峰电驱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沈阳珠峰电驱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575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田用直流电动机
- 下一篇:一种跑步机电机的新型组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