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油灌装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56585.5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0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郑林竹;董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胜利穆斯林文化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3/00 | 分类号: | B67D3/00;B67D3/04;B65D25/42;B65D2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光明 |
地址: | 10220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油管 红油 本实用新型 灌装桶 桶体 阀门 分装 通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油灌装桶,其包括桶体、设置在桶体下侧的出油管以及设置在出油管上控制出油管通断的阀门。本实用新型具有分装红油较为方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油分装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红油灌装桶。
背景技术
在现有食品加工生产中,红油熬制出来之后从锅中倒入大型不锈钢桶中,然后工作人员拿着勺子把红油再分装到小型塑料桶中,过程中较为费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油灌装桶,它具有分装红油较为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红油灌装桶,包括桶体、设置在桶体下侧的出油管以及设置在出油管上控制出油管通断的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工作人员把小型塑料桶接在出油管的出口处,然后打开阀,就可以开始承接红油。过程中不再需要工作人员用勺子分装,省力且不易造成洒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油管包括横向连通桶体底部的连通段、一端竖向连通连通段的第一竖管段、以一端横向连通第一竖管段另一端的横管段以及竖向连通横管段的第二竖管段,第二竖管段的长度短于第一竖管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桶体中的红油剩余较少时需要倾斜桶体来使红油从出油管排出,一般出油管连通桶体的部位均高于桶体底部,因为其要保证出油管向下的出口不能在桶体放在地面上时碰触地面。这样出油管连通处必定高于桶体底部,红油就难以倒净。为此对出油管的结构进行改进。第二竖管段的长度短于第一竖管段,长度在1-1.5cm左右,倾斜时也不会碰触地面,主要用于引导红油落入小型塑料桶中。连通段的设置使得桶体倾斜时红油能排出,不会有余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红油灌装桶还包括用于扶持桶体至倾斜位置的倾斜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桶体时,人力长时间以一定角度扶持桶体较为费力。为此设置倾斜装置用于驱使桶体倾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倾斜装置包括底板、嵌入底板且以一边转动连接底板的活动板、跨设在底板上的门型支撑架、竖直螺纹连接门型支撑架横向板的且下端穿出活动板的螺杆、固定于螺杆上端的手轮、固定在螺杆下端的挡环以及固定在底板上的两个挡块,两个挡块与活动板在平面呈三角形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桶体底部放在底板和活动板上,桶体外周倚靠两个挡块,然后转动手轮驱使螺杆带动活动板倾斜,这时桶体向外滑移的趋势会被挡块阻挡,只能随活动板的上升不断倾斜;如果觉得桶体太重旋转手轮较为费力,也可以人工先将桶体倾斜,然后转动手轮驱使活动板支撑在桶体下方,使得桶体保持在当前角度处,这样工作人员也不用再扶持桶体,使用较为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红油灌装桶还包括支撑于底板下方的支撑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桶体不用外借其他设备保持高度,使用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条形孔供螺杆穿出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螺杆的转动以及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环配合活动板的一面呈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减少使用时和活动板的摩擦阻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环与螺杆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挡环的安装、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桶体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桶体不易生锈,较为卫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胜利穆斯林文化园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胜利穆斯林文化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565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微量化学试剂滴加漏斗
- 下一篇:一种基于油缸驱动的胶体压料机